《论语》系统论述的“仁”是儒家的核心价值,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地影响。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本着批判继承的方针将其作为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价值来源。
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在政治生活中,“为政以德”(《论语·为政》)是贯彻“仁”的根本实践原则。具体到各个方面而言,治国方策则“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作为“仁”运用于政治领域的“为政以德”的实践原则,可以为当前的政治实践提供价值论证的文化资源,为当前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提供价值参照。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基本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新时期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实践原则。就此而言,《论语》所强调的“为政以德”、“修己以安百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等等“德政”原则和“政德”观念,对于当前的政治实践以及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的意义不容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必须全神贯注、倾心向“仁”,正所谓“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合于“礼”的规范,方才不违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