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只有统治者才是“智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可成为“仁人”,而“小人”无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要实现“达德”,而要实现“达德”必须经过“知”的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汉儒则把“智”列入“五常”之中。体现了对于知识、智慧和真理的尊重和追求,孔子甚至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在师德建设中,我们可以赋以学高为师,明辨是非,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意义。


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智慧是知识积累、酝酿后的升华,掌握知识并善于思考的人就是所谓的智者。智者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聪明颖慧,具有洞鉴古今的眼光,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 “是相辅相成的,正如子夏所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不以德为根基,而妄求德,无异于缘木求鱼之举,所以,想修德的教师,必须以德相辅之。教师的智慧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比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




1#


分享 转发
TOP
返回列表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