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 [复制链接]

1#

孔子一生都为建立和谐的礼制社会而奔走,正是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他才找到了仁这个价值源泉,而仁可以说最终反映在现实中最重要的也就是紧守完备的礼制,如果说孔子的哲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的话,作为仁的目标和准绳的礼无疑在更高的位置。从价值上看,仁作为礼的基础,更是人之为人的拥有广阔精神空间生命本体。孔子赋予仁这一概念的如此高远的境界正是其反思现实的结果,而反思性正是哲学的一大根本特征,正是由此孔子才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这样看来仁的重要性又高于礼。


事实上,这两种理解方向不仅是我们理解孔子方式,也是后世儒者发展儒学的两个向度,“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本源,以礼为表征,仁礼合一的思想系统。这一思想系统存有向依仁以成礼和设礼以显仁两个向度发展的可能性。后世儒者如孟子等尊仁,依仁以成礼;而荀子等崇礼,设礼以显仁。”[1]但是这两种说法又具有明显缺陷。尊仁而不崇礼的学者实际上是忽视礼也具备形而上的特征,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这里的用道来解说礼,就说明孔子之礼绝非单指某种具体的规范,而是一种更为一般普遍的原则。同样,崇礼而不尊仁的学者的理论则极易走上缺乏真情实感的浸润和忽视人的生命精神的主体性的道路。


上面的说法也只是我们的解读而已。孔子哲学具有原创性,其本人又自称“述而不作”,《论语》里的教诲更是没有明显的形而上的特征,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这使得我们或许会轻易曲解孔子哲学中的仁礼关系。反观孔子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解释,除去上文的“人而不仁”一段,就是“颜渊问仁”一章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多么有趣的一组问答!颜渊问仁,孔子的回答却主要是礼的方面,而颜渊也从孔子关于礼的论说中懂得了仁的含义。“克己复礼为仁”,一般理解为人通过自身的实践从而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然的合理合宜的准则,即礼,从而返回到仁的境界。可见,孔子所强调的应该是人对道德的实践,身体力行的“行”。在这种实践理性的指导下,仁和礼实际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当人们以仁为生命所追寻的境界时,在平常的行为中自然不会自暴自弃,而是以温润的仁心去感通万物。即使人们不知道礼的具体的规定,其行为也会不自觉地符合礼。另一方面,当人们时时以礼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久而久之,礼也自然会内化于心,成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最终达到仁的境界。

所以,无论是“摄礼归仁”还是“援仁入礼”,都是我们替孔子为他的思想所划定的结构,孔子本人并没有试图去构建一个哲学体系,虽然他的理论可能蕴含这两个维度。可以说,“仁礼互动”、“仁礼双彰”是对孔子仁礼关系的一个最好的解读






刘媛   (20100551100)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