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为贵 [复制链接]

1#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爱好和平的。中国历史上战乱纷纷,“甚至七里无人烟,十里无鸡鸣,”所以中国人民对“和”的追求是极其深刻的。


郑和下西洋,不像同时期的西方殖民者大肆进行武力扩张,使无数生灵涂炭,甚至种族灭绝。郑和是代表国家和别的国家进行和平交往的,有力促进和平发展。|“和为贵”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国从来都奉行和平交往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如此


小到一家之和,“家和万事兴”,和对于一个家庭的发展兴旺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远亲不如近邻”如果邻里间和睦相处,邻居就会比远房亲戚还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中华文字“和|”,向全世界表示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与别人和气相处,有一颗宽容的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

分享 转发
TOP
2#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翻译成现代文就是:“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TOP
3#

  齐国晏子继承和深化了史伯的“和同之辨”的思想成果,并在“和”中注入了“相成”、“相济”的思想,使“和”这一辩证概念的内涵更为充实。

  晏子以五味五声喻“和”,是要说明怎样才能实现君臣关系之“和”。在晏子看来,君主认为肯定的东西中有否定的成分,臣子应该指出其否定的成分而成就其肯定的部分;君主认为否定的东西中有肯定的成分,臣子应该指出其肯定的成分而成就其肯定的部分。这样,在君臣之间,可与不可,肯定与否定才能“以相成也”,又“以相济也”,“相成”是不同的事物构成一个新的统一体,“相济”是不同成分之间的互补与协调。这才是真正的君臣之“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