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而无信 [复制链接]

1#
人而无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小思】


  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可是一样的,没有辕、没有横木,车也不能走呀。为什么单用輗和軏来比喻“信”呢? 这因为輗和軏的位置,是在连接处,是起到一个连接两者的作用。而信,就是要在两个原本没有关系的人之间,加了一个纽带。这就是两者的相似之处。


  人在社会中,需要跟无数的人产生关系,完成社会功能。而先天的关系--如血缘关系的纽带,涉及的人数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之间,都是平行的关系,互相没有什么坚强的纽带。


  如果两人是朋友,那也多少也有感情做基础,比如朋友关系就常被比拟为兄弟关系。但是更多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关系很简单,比如买卖关系,卖者和买者往往就是陌生人。买卖之所以产生和完成,就需要用“信”来建立双方关系。只有在一定的信任的基础上,双方才能建立起正常的社会关系。而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誉度,则会被人所排斥,无法立足于社会。可以说,信,作为一个道德因素,在社会关系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


  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信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曾子的“日三省吾身”之一即有“信”;孔子的“四教--文,行,忠,信”中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里面有“信”;所谓的“四维八德”里面还有“信”。哪怕到了现在我们也不是大讲“诚信”么?可见“信”很有着现代意义。


  不过有趣的是,在信这个品质上,著名的人物很多都不是儒者。先不说最有名的尾生同志,且看《史记·游侠列传》里面的这些黑社会分子,就是一个最讲“信”的群体。甚至可以说“重然诺”是他们最基本的特点。司马迁显然是很欣赏的:“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戹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为了一个承诺,甚至勇于牺牲自己。如郭解郭巨侠,足以改变一时风气,真可谓豪杰之士也。

  另外一个有关信的典故“一诺千金”,主人是季布(不是糯米哦)。不过有趣的倒是,这个“一诺千金”是个典型的广告词呢。《史记·季布列传》详细讲了这故事:有曹丘生者,爱好结交权贵,季布很鄙视之。结果曹某亲自拜访,居然振振有词说出一番道理来:“楚地有句俗话:‘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你现在为什么名气这么大?那是俺广告打的响啊!你今天对我还这么不鸟,哼哼!”结果季布大悦,引为上宾。看到没有,炒作之道,古已有之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