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先于忠的根本原因 [复制链接]

1#

一)魏晋世族社会的性质是这种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
    魏晋是典型的世族社会,宗族是魏晋人政治、社会地位的依据和标志,人的命运取决于宗族的命运。宗族对于人的这种决定性作用,使人依赖宗族胜于其他社会组织力量。高门大族为维护其既得利益不变,必然着力于宗族的团结和稳定。因为孝是强调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日益受到重视,并被提高到了家族道德的首位。《晋书孝友传》曰:“大矣哉,孝之为德也!分浑元而立体,道贯三灵;资品汇以顺名,功苞万象。用之于国,动天地而降休征;行之于家,感鬼神而昭景福。”由于朝廷提倡,世族力行,孝义之风波及到社会各个阶层。通观当时史籍,可见各世族无不刻意讲求孝行实践,即使像琅玡王氏、陈郡谢氏这样玄化甚深的侨姓世族代表,其子弟依然以孝友传家。


(二)孝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手段
    曹氏、司马氏皆以篡夺得天下,清人赵翼说:“古来只有禅让、征诛二局,其权臣夺国则名篡弑,常相戒而不敢犯……至曹魏则既欲移汉之天下,又不肯居篡弑之名,于是假禅让为攘夺。自此例一开,而晋、宋、齐、梁、北齐、后周以及陈、隋皆效之。” 假禅让之名,行篡夺之实,野心家们自然乐于奉为成式。既然君位可篡而得,故篡位者羞于言“忠”。鲁迅也说:“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故不能不杀。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 孝为王朝的更替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成了统治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统治的手段。
    因此,司马氏一上台,就颁布措施提倡孝道:


“士庶有好学笃道,孝弟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


(三)孝是士大夫立身的凭借
    孝不仅是统治者控制大民的工具,也成为士大夫们立身的凭借。士大夫如果孝行显著,可以举为官吏,进入仕途。如:
    “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吹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




分享 转发
TOP
2#

百善孝为先嘛
TOP
3#

试想一个人连孝都做不到如何谈忠?

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如何让他来爱其他人?

TOP
返回列表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