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有朋自远方来” [复制链接]

1#
社会是复杂的,人是可变的,君子的人生际遇也不会都那么一帆风顺,“学而优”也不见得就一定能“优则仕”.那么,不能仕的君子又当如何?孔子的回答和躬行的实践是:从事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君子之道,懂得君子之道,学成君子。
  
  “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宣传教育的效应。虽然没有受到当政者的赏识和重用,但你不遇则弘道于当时,而且你的宣传教育,以及你的德与行,已经产生了社会影响和社会效应:有人从远方慕名而来,与你相互切磋,共同探讨。于是你以获得同道为快乐,相信你的益世之道一定会得到推广,总有一天,不是由你,也会由别人,将它应用于社会,造福于人间。
  
  这是退一步的安排,同时也是进一步的努力和期望。没有直接行道于世的机会,就努力弘道于当时,既是寻求同志,也是寻求机遇。这一重境界还可以理解为更进一步的要求:既以天下为己任,就不能只凭个人的特立独行,而必须团结尽可能多的同志者,共同奋斗,才足以担当起天下之重任。这就是《为政》篇所说的“众星共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亲见、亲历、亲身感受到弘道的效应,与同道交流切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种快乐又不同于行道之“说(悦)”,那是自个儿欣慰,充其量也就是喜形于色;而这是互补、互勉、互惠、互动的快感,是相互激发而倍增的乐趣,其乐何及。
  
  由行道转入弘道,是不得其遇而求其次,于际遇是差了一等。但作为君子的思想境界却须更进一层:不遇而不气馁,反而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精力,去实现更长远的目标。而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之中,君子又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