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仁,是一种博爱,是庄重,宽厚,诚实,勤奋,慈惠的集合体。
在人性论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观点:孟子:“性本善”。 告子:“性无善恶说,荀子:“性恶说"
人性的善,并不是先天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你能说吃奶的孩子,就是善良的,就懂得同情弱者、怜悯弱者?看见比自己困难的人,他会伸出救援之手?在这么小的孩子的意识中,根本就没有“善”这个字的存在。你能说:“人之初,性本善?”
环境对人性善的影响不可估量。在政治面前,也没有绝对的善,政权的更迭,党派的纷争,不是你推翻我,就是我推翻你,那种斗争是残酷的、充满腥风血雨的。古代的帝王,为了王位,不惜杀父弑兄,血流成河。这时谁还会想到善?
不同的国家,善的含义有所不同,美国的善良与中国就不一样,美国的善是一个体现人性的善。中国人的善广泛于修养,是指人道德品质中的一个方面。由此可知,既然善是修养问题,那么善就不是天生的 。
我一向认为整个儒家学说是很有政治色彩的,汉朝的罢黜百家让儒家得到最大的辉煌,这和佛教一样,佛教讲究轮回,这一世的付出在下一世得到回报,这个对于统治者的统治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是佛教在中国盛行的原因,通过宗教的力量来管理人民。
而儒家也一样,因为儒家对于统治者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儒家才会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