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忠的内涵 [复制链接]



忠的内涵
    热爱祖国并且奉献终身,执着于正义事业并且尽心尽力地完
成,朋友、夫妻之间在正道的基础上互尽忠诚。
    忠者,中电,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
私,大亨贞。忠电者,一共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
经·天地神明章》)
    [译文]忠,就是坚持中道,极为公正,无所偏私。上天无偏私,四季交
替运行;大地无偏私,万物蓬勃生长;人无偏私,就会事业通达,名声显著。
忠,就是专心一意。国家的根本,就在于忠。

1#


分享 转发
TOP
2#

忠于职守(zhōng yú zhí shǒu)

成语解释:忠诚地对待自己的职业

   作为学生要努力学习,把自己要学习的都学好,做为有工作的人要爱自己的职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文军人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把国家的利益方在首位,尊重自己的职业,不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做到保密,不泄露重要的信息,不危害到企业和国家以及他人的利益。

   这是我认为忠的含意,他是我们做人应该有的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社会上的人应该有的品质,只有忠于自己的事业,忠于自己的国家,不做危害他人和国家的事,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TOP
3#

,《说文解字》释为:忠,敬也。尽心曰忠。《辞海》对有两个解释,一指忠诚,尽心竭力。如: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特指忠君。如:忠臣,忠良


  从以上所引看:的本义为尽心,只要全心全意即为。后延伸为忠诚和忠君。忠诚,指对他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事业而言,这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思想。凡达于此境界者,就是一个高尚的、纯洁的、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思想和行为。从行为上讲,忠诚首先是一种人们内向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然后由此而产生出自觉地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道德行为。由内而外,由此及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广施于人。如此,则人人向善、向美,个个和谐、友爱,从而形成团结平等、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正如当前人们所说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种爱,便是忠诚、奉献的同义词,是一种值得广为提倡的道德精神。在物质文明不太发达的今天,我们应提倡这种精神;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明天,我们仍应提倡这种精神。

TOP
4#

争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尚未形成。为了适应这种历史趋“忠”作为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之应有分析的批判和继承。忠诚的思想应继承,忠君的思想则应以批判为主。不过,在封建社会里,“忠”的思想核心是忠君而非忠诚。帝王所希望的是天下归于一统,天下忠于一人,而非天下人忠于天下人。所以,对“忠”的思想,尤其是忠君、愚忠,我们应以批判和抛弃为主。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忠君思想一直与封建统治相始终,因而忠君思想的产生与封建统治的确立有着直接的关系;忠君思想的推崇与皇权的不断集中和中央集权统治的不断加强有着直接的关系。战国时虽确立了封建统治,但七国势,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便在理论上进行探索,提出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见《韩非子·扬权》。②见《韩非子·有度》。的皇权思想和“贤臣之为人臣,北面委质,无有二心,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而上尽制之”②的忠君思想。
TOP
5#

 释义:指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对上级、对朋友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老实|忠诚勇敢|忠诚可靠|对祖国无限忠诚。 忠诚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

我看过一个故事,刘邦当皇帝后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徒众500余人逃亡海上,避居岛。刘邦知田横兄弟治齐多年,齐地贤者多归附之,为除后患诏令赦田横罪而行招抚。田横被迫偕门客二人赴洛阳,于途中自杀。留居海岛者闻田横死讯,亦全部自杀。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的问题。孔子时代,并不稀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对路对心才能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的是君王忠于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尚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TOP
6#


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加强,“忠”成为臣民绝对服从于君主的一种片面的道德义务。宋代以后,“忠”发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1) 确实,的确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3) 果真;如果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TOP
7#

什么是忠诚?从词义上说,“忠”,就是崇敬和恪守;“诚”,就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忠诚”就是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然而,对于忠诚的内涵和具体要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却有不同理解。孔子认为,忠诚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TOP
8#

忠:
忠这个词最初是"委质为臣"式的.
古代臣的意思是买来的奴隶或战俘.他们是完全丧失了自由的.质,是一种野鸡,古人认为这种动物是很有节气的.
忠其实是分两种的,一种是绝对的忠,是对人的忠,一种是相对的忠,是对事的忠.绝对的忠是不管你上面的人做得是对不是不对,我一味的忠实于你.相对的忠,是对事的,你做得对,我全力拥护,你做的不对,那我也不会一味顺从.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两种并行其道.其中相对的忠不能不提的就是晏子.
晏子辅佐的是齐庄公.齐庄公和崔武子的妻妇棠姜私通,被崔武子一刀杀了.当时晏子立在崔武子家的门外,别人问他:"你的君主死了,你也从死吗?"晏子回答:那是我一个人的君主吗,我为什么要去死?"又问"那么你要逃走吗?"晏子回答:"那是我的错吗?我为什么要逃走?"又问:"既不死也不逃走,那么是要回家吗?晏子回答:"君主死了,又要回到哪里去呢?君主不是立于民之上只管享乐的人,而是主持整个社稷,使百姓安居乐业的人;大臣也不是只管拿薪禄的人,而是协助君主治理整个国家的人.若是君主为社稷而死,那么便陪他一同去死,为人民而死,那么便陪他一起死.如果他是为了自己私人的欲望而死的,那么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于是门启而入,趴在庄公的大腿上痛哭,有人劝说崔武子,一定要杀了他.崔武子说:"不能杀他,留着他可以得到民心."
这就是对事的忠,可惜到了后来,忠的含义被扭曲,这种对事的忠越来越少,最后几不可闻,倒是对人的忠,绝对的忠,经过统治者的大力推崇,而大行其道,直至于,"生我之门死我户",不一而足.
个人认为,忠更体现在相对的忠,对事的忠,它处在一种更高的阶段.
TOP
返回列表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