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整个思想学说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前提。
(1)、高扬人的本质、价值和尊严,承认人的人格,把人当成“人”来对待,是仁的最基本的含义。孔丘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意谓人之所以为人而非普通的动物,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本性和道德本性,这就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人作为“类”与其他生物的“类”有本质区别,并且是高于其他“类”的。又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仁的人格,才能配称为人;只有立志实行仁德,才能做到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2)、仁的第二层含义是“爱人”。孔子不仅通过人本思想的“仁”反思了人与自然、人与鬼神天命的关系,又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仁的内涵。“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都是要求人对别人要有爱心同情心,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要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利益。正是怀有这种博大的胸怀,孔子对包括奴隶在内的广大下层人民就十分关爱。
(3)、“重民”是仁在“爱人”基础上推演出的又一层含义。孔子继承了西周、春秋时期的重民思想,把“民”纳入了“人”的范围,使普通老百姓都享有“人”的尊严,把“仁”普及到人民中间。当他的学生子贡说,如果有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样做“可谓仁乎?”他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雍也》)重民受民不仅是“仁”,简直都达到“圣人”的境界了。所以,孔子一再告诫当政者“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死以时。”(《学而》)对待人民就好象去会见贵宾,“使民如承大祭”(《颜渊》),只要如此谨慎从事,上行下效,则民必会“兴于仁”(《泰伯》),就会使整个社会充满亲情,令人向往了。
(4)、“仁”的最后一层意思是“修身”,即对道德准则的遵从。当孔子的学生颜渊问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子回答说:“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地进行内省、自戒,经常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要求,那就算达到“仁”了。关于礼,将在本节第二部分中详谈。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孔子的礼不简单指周礼,而是经过他损益,充实了仁的精神的新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