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什么是“仁“,字典里的解释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 “仁”也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孟子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个人理解就是无仁不成人,因为儒家也说了: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与“道德”是紧密联系的,仁者爱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是一个关爱他人的人,这就是德。德有量的区分,关怀自己的亲人是德,关怀普天下之人是大德;爱家是德,爱国是大德。爱国就是爱家,国盛家兴,国破家亡。一个仁者,首先想到的是“国”,而后才是“家”



爱是付出。爱因程度的不同,有小爱和大爱之分。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这是小爱;爱人民大众,爱世间的生命,这是大爱。有爱也就有欲,爱与欲的区别就是,爱是付出,而欲则是索取。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我们表现得更多的是小爱,同时也兼有欲。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不是太阳,只想奉献,不想索取。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想你还需要一点大爱。当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非得要有大爱,如果将一个人的心怀看作是“1”的话,我想只要能有10%的大爱,就足够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极度价值的人了。


就像前面所说的,有爱也就有欲,爱更适合与欲成是一对矛盾,而不是与恨成为一对矛盾。我们不是圣人,就算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心中无欲,心中无欲,那就成了供在庙里的菩萨,不是人了,所以佛经上才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无欲则刚”。只要我们的欲是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那就是合理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因此,我们完全能够有欲。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我们价值的体现,是我们为爱付出所得到的回报。欲不在多,欲多,那就变成了贪婪,那就成了另一种性质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抑欲”,不能让我们的欲变了味。因此欲必须控制在30%左右。


小爱有所求,大爱则不计回报(不计回报不等于没有回报),有付出也要有收获。如果我们的爱得不到回报,那么你就要考虑是否要放弃。除非你那30%的欲几乎都成了大爱。否则,你的爱就是没价值的,你是在做无用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