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仁的理解 [复制链接]

1#

解了这个“仁”字,谁就理解了真正的孔子哲学思想体系和真正的中国文化。“仁”由“人”和“二”构成,有人因此将它理解为由二人所构成的一种类似亚瑟和夏娃的亲密关系,即爱或爱情。这种理解不仅富有诗意,而且与现代词语“仁爱”的意思非常吻合。不过,如果我们就因此心满意足,以为自己已经穷尽了“仁”的一切含意,那我们就大错特错了。


应该理解,正像我们可以将现代词语“道德”、“道义”、“道理”、“道路”视为对于古代词语“道”的直接解释一样,我们不仅可以将“仁爱”视为对于“仁”的直接解释,而且也可以将“果仁”(桃仁、杏仁、花生仁)视为对于“仁”的直接解释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观念,而且在《论语》的记载里讲“仁”的次数最多(据统计在150余次),因而后来的研究者都不否认他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学说。孔子讲“仁”,是以人为出发点的。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如“樊迟问任。子曰:‘爱人。’”即讲究“仁”德的人,是“爱人”的。所谓“立人”,则应以“立德”为先,这 个“德”就是指的“仁”德,即有“爱人”的德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里所表述意思是: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喜欢某个别人,而又能够厌恶某个别人。这个思想似乎有些矛盾,难以理解。但接下来,“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强调立志要实行仁德,那总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孔子还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这段话语很值得思考:我未能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未曾见到过厌恶不行“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无法用什么来崇尚他;而厌恶不行“仁”德的人,他之所以行“仁”德,只是不能让不“仁”德的东西添加在自己身上。又有哪个人在一日之内使用他的力量在施行“仁”德上呢?我没有见过他的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一日用其力于仁”)的人还是有的,只是我不曾见到过罢了。应该说,孔子提出“仁”的思想主张,是以行“爱人”的“仁”德为号召的,是一种“做人”的崇高的思想观念。并且,对 照《论语》的原文意思,连周游列国的孔夫子对这样实行“仁”德的人,还未曾被发现过,那就是说作为“仁”的思想观念那样地“做人”该有多么高尚。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关于“仁”,最早出自《尚书》。《尚书》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当年商汤用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义是“亲人”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亲,仁也”,又说:“仁,亲也”。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随着历史演变,“仁”的涵义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由“亲人”发展到了“爱人”。老子说:“与,善仁”。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里“仁”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为了维护“仁”,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见,在“仁”的情感范围由家族扩展到社会的同时,“仁”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

分享 转发
TOP
2#

孔子对“仁”的含义虽有很多说法,但仍然可以找到一个比较清楚的脉络。孔子的学生有若深刻地体会到了孔子“仁”德之根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我们在讨论孔子“仁”德的根源和基础问题时,必须从孝悌谈起。原来孔子认为孝悌乃人之最原初的、最真切的自然感情(血亲之情),孔子把这种真情实感叫做“直”,顺此真实的自然感情行事者,谓之“直者”,仁者必须首先是直者,不直而虚伪造作,则不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无真实感情的不直之人,虽行礼乐,也只能算是不仁。《论语》中著名的“父子相隐”?那段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儿子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便为父亲隐瞒下来,孔子认为这中间包含有“直”的道理;相反,如果儿子出来作证,那反而不是真实的自然感情,按照孔子的逻辑,既不能算是直,也就不能算是仁。对于孔子这种观点究应如何评价,我在后面将有所论述,这里还是着重疏理一下孔子关于“仁”的根本含义。从“父子相隐”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孔子的“仁”德原来始于人之自然感情。人之自然感情必然讲孝悌,这就使得“仁”德有了一个始点。“仁”出自“直”,出自真情。“人之生也直”。?“直”,乃人生来如此,乃人生之必然,“仁”德似乎就建立在“直”(真实的自然感情)这个必然性的始点之上。孔子在这里没有用“天”或“性”这样的术语,但“人之生也”一语似已隐含人之生性、本性、天性的意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