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 [复制链接]

1#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五个最基本的道德范畴。早在先秦时代,儒家先哲就已经分别对于“仁、义、礼、智、信”的内涵作了具体阐发。历代儒家人物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思想发展的需要,对“仁义礼智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发挥,其具体内容不断丰富。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先贤归纳的道德范畴,具有永恒的、普遍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仁义礼智信”的具体内容中,积淀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普遍意义。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已被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德准则;另一方面,“仁义礼智信”的表述,作为概括的道德范畴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其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品牌”。

在当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中,“仁义礼智信”的优秀精华,赋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是中国人认可的道德范畴体系。“仁义礼智信”的深厚历史文化渊源,有利于在人们心理上树立起共同道德的权威感和归属感。“仁义礼智信”的高度概括非常适合于我们“先做人,后做事”的道德标准,望人们能以此作为道德准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仁——以人为本,人性关怀

“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缺少对生命和人性的同情与关怀,就叫做“麻木不仁”。“仁”是为人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家园,提倡“仁”的道德,就是要以人为本,必须认同人与人在生命价值上是平等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友好相待,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互相帮助。

“仁”的精神也就是人性与人道的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仁”为道德之源,这对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有两点重要的启示:其一,说明就人的本质的、永恒的存在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谐、合作;其二,说明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道与人性的价值,都是终极的最高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政治经济措施的建构与实施,都不能违背人道与人性的原则,都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和生命为代价,否则就是不道德的。在崇尚科学技术、提倡竞争的当代社会,尤其需要强调“仁”的道德原则,以便使科学技术与竞争机制更好地为人服务。

“仁爱精神”还不仅止于对自己同类的爱,还包括到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当今世界范围的自然生态平衡正面临普遍危机,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稀有动物。儒家提倡的“仁民而爱物”的精神,对于建设当代生态伦理道德也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此外,儒家所谓“为仁由己”、“仁者不忧”、“仁者安仁”等有关仁德修养的思想,强调了道德的自觉和自律,以及道德价值实现所带来的精神满足,这对于个人的道德自律和自我修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义——公平正义,坚守原则

“义”这个字的本来含义就是适宜。“义者,所以合宜也。”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义”,也就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义”的原则往往也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也是法律的前提。人类社会不能没有“义”,人不能不讲“义”。完全不讲“义”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无法维系的。随着人类交往日益频繁,狭小封闭的文化圈一个个被打开,人类在道德原则上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共识,那些被全人类普遍认为是“适宜”的道德原则,就是“天下之公义”。

道德建设就是要确立一个社会的“义”,并且培养人们对“义”的自觉和信念。例如社会公平、公正、公益等;另一方面要唤起人们“义”的自觉和信念,要树立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当今许多腐败堕落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得力等外部原因,另一方面,是自己丧失了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不把“义”当回事,不辨“义”与“不义”,最根本的腐败其实就是对正义和道德原则的践踏和破坏。

“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我们并不反对群体或个人对利益的合理追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荀子说:“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但是儒家强调,追求利,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应该有个底线,这就是义与不义,不能以不义的手段追求利。我们既承认追求利的合理愿望,又必须树立道德理性之“义”。如果没有基于“义”的道德、法律原则作为底线,人们对利的追求就会是不择手段的、杂乱无序的、不能持续发展的,最终是害人害己的。

三、礼——恭敬尊重,礼仪文明

所谓“礼”是一系列程式化规则,既包括国家的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礼仪、社会习俗、礼仪规范。我们所重视的并不只是礼的外在形式,而是体现礼的道德功能和意义。这种功能和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不同社会身份和角色的人之间一些必要的区别,以避免出现嫌疑和尴尬的场面,从而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二是表达“恭敬”、“辞让”之心,让人们有一种适当的形式,互相谦让,互相表达恭敬与尊重。三是“礼之用,和为贵”,通过在政治、宗教、社交、家庭、娱乐等不同场合人们必须遵循的各种礼节、仪式,并配以音乐,来融洽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和睦安定。

礼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形式的礼,无论对于一个组织还是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对社会而言,礼是社会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对个人而言,礼则是其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精华,赋予符合现代文明的新内容,从而创造出当今时代所需要的礼仪文化,使“礼仪之邦”的中国放射出现代文明的光芒。

四、智——崇尚知识,追求真理

“智”又作“知”,既指认知,又指知识、智慧。儒家认为追求知识,增长聪明智慧,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儒家相信,人有认识事物的能力,而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人类不断通过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探究万物,掌握规律,创造文明,积累起越来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犹如漫漫长夜里永不熄灭的明灯,茫茫大海上永不沉没的航标,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

掌握知识并善于思考的人就可能成为“智者”。“智者”不仅知识丰富,而且聪明智慧,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 具有完善理想人格的君子,不仅应当是“仁者”,而且也应当是“智者”。“智”与“仁”也是相辅相成的。好学求知也能促进仁德的自觉和生长。故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也说过:“美德即知识。”若能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建立在科学知识和真理的基础之上,则人类安身立命的道德根基也许会更加坚实而深厚。

崇尚知识与智慧,必然重视学习与教育。孔、孟都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可以说是提倡全民教育的先驱,体现了对学生德、智、体、美、情的全面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典范,他们的教育理念本身即体现了一种道德的而非功利的精神。古代儒家留下的许多有关教育和学习的格言和教诲,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无常师”、“教学相长”、“不耻下问”、“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知人论世”、“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等,都是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在当今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信——忠于职责,诚实守信

所谓“信”,即诚信。儒家把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中庸》认为“诚”是“天之道”,“诚之”是“人之道”,这等于是把“诚”作为至高无上的价值源头来看待。要取信于人,根本在于“反身而诚”。《大学》也以“正心诚意”作为“修身”的前提。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治理国家要“敬事而信”。君子应当言行一致,诚实笃信。“言忠信,行笃敬”才能行于天下。孔子说:“信则人任焉”,只有当你被证明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时,才会把事托附给你。

“信”的道德要求,内涵很丰富,包括说话算数,言行如一;尊重事实,反映真相;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义务等等。与“信”相反的便是表里不一,背信弃义,虚伪欺诈,不守信用,不负责任。如果一个社会缺失了诚信,人与人之间相互尔虞我诈,这个社会就将是个丑恶而可怕的社会。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历史上传诵着许多诚实守信的动人故事。继承发扬诚信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显得更加迫切。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会成为制约人格完善和健康发展的隐患。企业信用之差已经使信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是我们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日益稀缺的资源。

“仁、义、礼、智、信”五者,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又有内在联系。其中“仁”是核心,是最高原则,也就是说,对人类、对人性、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爱护应当是最终目的,是至上的道德原则。“义”则是要在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维系一个适宜的行为的限度。“礼”则是以“仪文化”的外在形式,将仁义的精神付之于日常社会行为中直观表现。“智”的追求以不违背人性、不损害人类的根本利益为限度,也就是不能背离“仁”的精神和“义”的原则。“信”则以天道之诚承诺着“仁、义、礼、智”作为道德理念的真实不虚。总之,借用其形式,改造其内容,赋予新精神,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范畴是可以利用的珍贵文化资源。

备注:政协委员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教育纳入教学。

“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今年在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
李汉秋是参与讨论制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首席专家,希望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加入符合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而这种道德规范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从“五四”时期否定传统文化,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扫荡一切封建残余,再到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这表明,我国文化战略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仁义礼智信”,将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
李汉秋的诠释:“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文化人文情怀,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成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资源。“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在市场经济中应大力提倡,以此来抑止见利忘义等道德沦丧之风。“礼”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是礼的最高境界,其价值取向为“和谐”,构建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人际行为规范。“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创新发展。“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基础。只有真诚才能取信于民,提高公信力,推动社会风气好转”。
李汉秋建议,在学校教育和整个国民教育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分量,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纳入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