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具有尽心尽力、忠贞不二、坚守正道等含义。“诚”作为一切德目之本,主要指内在的德性,亦谓之“忠”。但“忠”与“诚”又有微小区别,“诚”只是自诚于心,而“忠”则代表着对自己所忠心的对象尽心竭力。在先秦儒学中,“忠”乃内心诚实之通称,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主要用于忠君之意。以前,忠的对象大多是人,即君王或主子;而现在,忠的对象可以是国家、民族和正义事业,而不是由权势的个人。《左传·襄公十四年》曰:“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忠,名之望也。”将要死去还不忘记保卫国家社稷,这能说他不忠吗?对于忠的解释,很多定义为忠君,其实不然,君主无非是一个国家的代表,将国家抽象浓缩,便成了君王。岳飞精忠报国,可是并不是一昧地歌功颂德随奸佞附和大流,却是为国而战、为国而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倡导“忠”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忠于祖国、敬业奉献的民族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