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的感想 [复制链接]

1#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求得仁德,这仁德就来了。”可见只要人们把仁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仁就会与我们随行。
不知各位对于仁也有何感想?
分享 转发
TOP
2#

孔子所说的仁和老子所言的道,虽名不同,却有着异曲同工的道理。仁义看似虚无缥缈只有圣贤才可攀登,其实非也。仁和道一样,存乎万物之中。“我欲仁,斯仁至矣。 ”真正的仁义并非离我们很远很远,而是存于我们内心之中。何谓仁: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称为仁。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只要心所想,力所达。便称之为仁。说起来和做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却很难坚持。所以孔子特别推崇和很大篇幅都说了什么是君子。君子爱人,恪守复己。能坚持做到孔子所说的要求
TOP
3#

我认为,仁,即仁爱。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而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仁即是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仁爱是以人的良知、善良本性为根基的爱。仁爱以人的良知为基点,依据远近关系向外层扩展而形成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四个层次。孔子明确指出仁爱的行为准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的对象从亲人推及到人民及天地万物。仁爱的最境界便是程颢所讲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倡导“仁”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相互关爱、重良知、重道德的民族品格。

TOP
4#

     仁是人成其为人的重要条件,没有仁的念想的仁,不能成其为真正的人,或许只能称为名词意义的人,只有心中有仁,行动中践行仁,那才是真正的人。

   钱穆所谓“仁者直心由中,以真情示人”是也。两相冲突必生恶,生恶而强抑之,不示之以真情,却虚情假意,低声下气,迎合拍马,以图利己,虽然伊始错在彼方,自己也不会因此而为仁,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TOP
5#

所谓仁者见仁,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标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