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讲义与利的关系的内容很精彩,有很多“语录”。譬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它们把义与利的关系说得很清楚了:(1)并不是否定利,而是否定不义的利,例如富贵;(2)义应该是君子的行为准则,利、惠(好处)是小人的思维方式。按照因材施教的思想,对君子(不要以为是今天的道德圣人,其实就是统治者或欲成为统治者的人,比如他的学生,未必出身富贵之家,但可以出来做官,为天下谋)要从义(宜,就是对不对,这件事本身对不对?例如犯上作乱对不对?当盗匪对不对?“德”就是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刑”是行为的规范,除了义,既没有特别想追求的,也没有特别不想要的)来考虑,对小人(也就是庶民,不是指奴隶,而是自由民,可能有自己的土地,手艺等;“土”是乡土,)来说,你要用有没有好处或坏处来教化他们。
怎么处理义、利的关系?(1)对于个人而言,不是利不好,但违背了义的利自己要斟酌,要把义看得比利重要,但不是说利是坏的。至于什么义,只能是自己认同的义。在黑社会可能是同袍之义;在公共场合,可能是公德之义;在家庭,则是父子、夫妇、兄弟、姻亲之义;(2)如果一切都以有没有好处来做决策的标准,会产生很多的怨(恨)。所以,即便是面对小人,也要通过利来讲义。不义的富贵,是浮云,来去都很快,是守不住的;(3)如何处理不同义之间的冲突?这是个难题,需要自己去追问这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