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孟子与仁义之政 [复制链接]

1#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居,山东邹城人。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是后世母教的典范。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孟子也像孔子一样,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极力说服诸侯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以实现其拯救天下的远大抱负。他曾去过齐、梁、鲁、邹、滕、薛、宋等国,虽然孟子久有盛名,诸侯王都乐于接见他。但是,诸侯王最想问的是如何富国强兵,而孟子多以仁德的道理应对,被评论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无法付诸于具体的政治实践。

孟子晚年,一边继续收徒教学,一边开始著书立说。《史记》中记载,“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讲学语录,有的篇章可能是孟子亲自所写,但绝大多数都是由孟子讲授,学生记录,后经孟子删改后成稿的。这一点,与孔子的《论语》不同:《孟子》一书都经过孟子的审定,在他在世的时候已经基本成型;而《论语》全部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孔子本人在世的时候,并未见到。

《孟子》成书之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影响,即使到了汉唐时期,它也一直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肯定,甚至都没有《孝经》的地位高。直至宋朝,由于儒学承传理学的兴盛,孟子学说开始备受青睐。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在改革科举制度的时候,正式将《孟子》作为科举考试的教材,成为官方认定的儒学经典。朱熹更是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共称为“四书”,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礼记》“五经”并重,成为士人必读的儒家教材之一。

今本《孟子》共七篇,每篇分为上下两篇,共216章,约三万多字。《孟子》一书,是孟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着力阐述了孟子的性善论、仁政、王道理论等,思想深刻,语辞精辟,大气磅礴,气势如虹,贯穿着一股浩然正气。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这几个方面发展下去,就成为了“仁、义、礼、智”。君王应该相信人民的这种善性,“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可以说,孟子的仁政学说实际上是他的性善学说在政治上的运用。

在孟子看来,治国之道无非就是王道和霸道两种:“以德行仁者为王”,“以力假仁者霸”,王道出自仁义,而霸道假借仁义。只有像商汤和周文王那样,才称得上是行仁义之政,商汤之治国,执持中正之仁道,任用各类贤德之士,以便为百姓谋求最大的幸福。周文王对待百姓就像对待伤患一样全力照顾,已经望见大道却好像尚未见到一样而努力修行。但是,在战国时期,孟子已经找不到这样能够行仁义之政的君主了,所以他周游列国,劝说各诸侯王废止暴政,代之以行仁政和王道,救民于水火,使天下归仁。

而且,孟子认为,君主行仁政,只有做不做的问题,没有能不能的问题。梁惠王问孟子如何使自己的国家能够变得强大的时候,孟子是这样回答的:

“商汤凭借着七十里的土地施行仁政,就可以兴起而王天下;周文王凭借着一百里的土地施行仁政,也可以兴起而天下三分有二。所以要称王天下,开始的时候土地不必很多,只要拥有一百里见方的土地,好好施行仁政,就可以办得到。假如君主能够体恤人民,减少刑罚,减轻赋税,爱惜民力,让人民有足够的时间耕地除草,增加农作物的生产;并且教育百姓,让健壮的年轻人在闲暇的时间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使他们在家里能够侍奉父兄而无所亏欠,出外工作的时候能尽心竭力。而相对于暴力的秦、楚等敌国,他们的君主剥夺了人民耕种的时间,让人民无法使农作物有收成来奉养父母,使得父母挨饿受冻,兄弟、妻子、儿女离家分散,各自谋生。这个时候如果去征伐他们,不用武力,对方的百姓都会来投靠你。那么谁还能和君主您为敌,动摇您的统治呢?”

孟子洋洋洒洒说了这么一大篇话,说的正是实行仁政的问题。可见,孟子认为只有行仁义之政才是立国之本。

为了行仁政于天下,孟子也给统治者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与民同乐
首先,统治者一定要广博施爱于众人,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自己的臣民,将对自己老人的孝敬推恩及别人的老人,把对自己孩子的宠爱推恩至别人的孩子,如此,天下的治理就会像手掌运用一样有把握了。君主只有时时普施善心,处处以人民的幸福为念,才能使政权稳定。

进一步说,就是君主要与民同乐。对仁义的君主而言,自己喜欢的,想到百姓也会喜欢,所以设法满足;自己所厌恶的,想到百姓也厌恶,所以设法避免其发生。仁君虽然拥有支配国家资源的权力,但是不会独自享用,而一定要与百姓共享之。君主居万民之上,决不能以上贱下。为仁君者,如果能不单单想到自己的忧苦与快乐,而能把天下百姓的快乐看成是自己的快乐,必然深得民心,如果这样做却不能称王天下,那是从来没有的。可见,只有行仁政,才是统治者的不二法门。后来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仁人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从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从经济角度出发,孟子提出省刑罚、薄税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削他们。孟子曾经对齐宣王、梁惠王和滕文公等人宣传他的“仁政”方案,他认为,要实行“仁政”,必须从划分整理田界开始,给每家分上五亩地的宅院,屋前房后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袄了。如果鸡和猪狗又能得到很好地饲养,那七十岁的老人都可以有肉吃了。每家有这一百亩耕地,不违农时地去进行生产,几口人的家庭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再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去训导他们,那么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人也就不用负载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老人有丝衣穿,有肉吃,一般百姓又冻不着饿不着,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吗?

这种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全部核心。整本《孟子》,有一段精髓之言一直影响至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关于民与君在国家中的地位,孟子明确的提出,民是更为重要的。这种重要主要体现在:国家兴亡是由人民的意志决定的,而不是由统治者的意志决定的。但是,虽然孟子一直强调人民是政权更替的决定性力量,但是他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仁政,希望统治者对老百姓实施比较宽松的统治,而并无意改变统治秩序,让人民真正来当家做主,掌握政权。

在孟子与各诸侯王的对谈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在当时,孟子是一个孤独的仁爱者,因为当孟子以一种硕大而丰沛的民本思想推行德政时,那个时代的中国却没有一片土壤来根植这棵思想的大树。这一仁义之政的伟大思想,却可以穿越千年的历史,成为现代民主思想的先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