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论语》开篇三句:天、地、人 [复制链接]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是演习、实习,不是温习。也就是行,学而时习即知行合一。

要害,是在这个“时”。

所谓天时,“时”是与“天”在一起的,直接关乎于天道。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之义即变化,变化所成即是时。时之中才有阴阳消息的沟通、流转与运化,《易》之本即在这个“时”。所谓三易:简易、变易、不易,简易与不易即是寓于变易之中。孔子晚年读易至韦编三绝,说假我数年能五十岁就学易便可以无大过,相传易传即为孔子所作;他是真读通了易,才在这《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说出了这个“时”。有如凝千钧之力于一毫头。

时之天道落在人,就是“中庸”。《中庸》引孔子之语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即是时中,时中即是中行,中行即是随时处中、与时偕行,明权变通、日日维新。这明白告诉我们,时与中不是两个东西,中就是从时来的。我在《老子:悟人活在时间,迷人活在空间》中说过,觉性更关乎的便是时间,人处当下才能生起觉性,当下则是时间的流淌,这当下的状态就是儒家作为本体的“未发之中”,这随顺遨游于时间的流淌就是“时中”。空间是三维,时间是四维,时空不是两个,高维是对低维的整合和统摄,就如中庸是对整体和全体的把握,是超越之下得一个东西,而不是两者相权的和稀泥,这还是在相上、落局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