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的道 [复制链接]

1#
老子的“道”
先说“道”与“大”的关系。

“大”是名,“道”是字。“大”与“道”的关系,就是针对同一事物,“名”与“字”的关系。通常,“名”是对“象”的命名,但道则是有名无象,所以老子承认只能是强而为之。其次,“大”有相对的概念,即相对于小而大。但老子这里不涉及这种相对性,而特地取了“大”的某种绝对性,即无边无际的含义;所以老子在此插入了批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逝、远、反(返)都是指以我为中心,可以向外无限地延伸扩展,表达的是道无处不在,不可穷尽。

“大”作为道的“名”更侧重于强调道的外在属性,表象;所以有“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以及“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道”作为道的“字”则更侧重于强调道的内在属性,内源;所以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再说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中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指的自然界、或自然而然。先秦文言的表达,自就是自身,然就是模样。人法地,是说人要顺应大地所展现的时令变化,因时而动。地法天,是说大地的时令变迁是由天象的变化所致,是天体运行的结果。天法道,是说天象的变化,其背后是由道所主宰。道法自然,则是说道在按照自身的模式在运行,并没有其他力量可以驾驭道。

关于“自然”就是“自身的模样”,《道德经》第十七章可以作为佐证:“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里的“大上”,就是指道在上,驾驭一切。“下知有之”,指人们能感受到道的无穷威力,但却始终不见其踪影。“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是说一切都在按照道的法则在有序运转,人们没有刻意所为,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我自然”,理解为我就是我的范式,可以引申为我就是自然而然。但若讲我就是自然界,是完全说不通的。

所以,《道德经》中的“自然”,并非指某种超越于道的自然界。道创造了万物,也驾驭着万物,是宇宙的终极主宰。道是自生的,也是自律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