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方道德推理 [复制链接]

1#
1、结果论(1)评价标准:主张以行为造成的结果作为评价行为对错的标准。
(2)功利主义:当且只有当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大于行为主体在当时条件下可能采取的任何其
他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
功利主义——说明:①涉及对象:行为人自身和行为涉及的其他对象;
②快乐大于痛苦不一定道德,一定要是总效用最大;
③如果行为痛并快乐,则选择净快乐最大的行为;
④同一行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⑤快乐和痛苦立足眼前,放眼长远;
⑥功利主义也承认未来不可知。
功利主义的分类:情境功利主义、普遍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
对功利主义的质疑:①可行性问题。(“快乐”、“痛苦”的计算因人数多、费时、计算复杂)
②重结果,轻过程。(谋求结果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道德的行为)
③公正性问题。(总效用,这些效用如何分配)
(3)利己主义:当行为能给个体带来或者可能带来或者想要带来不比其他可供选择的行为低的
净好处时,行为才是道德的。
利己主义分类:①根据事实与价值分:心理利己主义、伦理利己主义
②根据行为主体分:自我利己主义、全称利己主义
对利己主义的质疑:既然人性是自私的,则自己的利益才是所有行为的目的,而他人只
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那么,当所有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而
其他人只是手段时,整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冲突的社会。
2、非结果论:某些行为之所以内在地正当或者原则上正当,是因为他们属于他们所是的那种行为;或者说,
因为他们与某些形式原则相符,即这些行为原则本身正当与否主要就因为它们本身的性质,
而一般不必再他求。
(1)权利论:当行为人有道德权利从事某一行为,或从事某一行为没有侵害他人的道德权利,或从事某
一行为增进了他人的道德权利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
权力分为:法律权利、道德权利
道德权利分类:消极的权利:要求行为人履行不干涉他人的义务。
积极的权利:要求行为人主动地帮助他人拥有某种东西或者帮助他人做什么事。
道德权利分类特点:①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紧密联系;
②道德权利赋予个人自主、平等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
③道德权利是证明一个人行为正当性及保护或帮助他人的基础。
(2)公正论:相同的人应该受到相同的对待,不同的人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
公正包括:①分配公正②交易公正③程序公正④惩罚公正⑤补偿公正
道德责任“三谅解”:(1) 缺少行为可能条件:行为不可能实现、缺乏能力、机会缺失、不可控
(2) 缺少必要认识的条件:没认识到(主客观原因)
(3) 缺少必要自由的条件:被迫的
(3)关怀论:关怀论的理论基础:人对自我的认识是建立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与
他人的关系,个人就不存在。
(4)美德论:如果实施某项行为能使行为主体实践、展示和培育高尚的品德,那么,该行为便是道德的;
如果通过实施某项行为,行为主体实践、展示和发展了邪恶,那么该行为是不道德的。
道德评价理论如何运用?:在做道德判断时,针对每个特定的情形,从功利主义、权利论、
公正论、关怀论和美德论五个方面一一过一遍。
分享 转发
TOP
2#

有思想,值得探讨!企业伦理(又称为企业道德),是企业经营本身的伦理。不仅企业,凡是与经营有关组织都包含有伦理问题。只要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在本质上始终都存在着伦理问题。一个有道德的企业应当重视人性,不与社会发生冲突与摩擦,积极采取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