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论语》中计有109次谈到“仁”,其核心,孔子认为是“孝悌”之道,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对内,在自己家里.对外呢?那就是要“爱人”.怎样才能做到“孝悌”“爱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换位思考.这就需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克己复礼”,要具备“恭,宽,信,敏,惠”等好的品质,同时为人处事还要小心谨慎,待人以诚,要能够“成人之美”.孔子与其弟子多次谈到“仁”,却从未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只是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谈论“仁”的不同方面.正是这种不同角度的论述,表明“仁”的博大与内涵丰富.“仁”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崇高而理想的人生境界.
但是读《论语》时,不难发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时,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例如颜渊问“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指的是“克制自己,依礼行事,依礼待人”,就是“仁”;司马牛问“仁”时,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指的是“说话慎重”就是仁;仲弓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指的是“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别人”就是仁,“自己不想的不强加在别人身上”就是仁,“在国家面前在家里少些”就是仁,孔子还在《子路》中说过“刚、毅、木、讷,近仁”,即认为拥有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就接近于仁„„其中他人讲“仁”25次,即孔子讲要从爱父兄到爱其他亲戚,再到爱他人;以自己为中心向外层讲“仁”84次,层层推衍。但是万物皆可循不变之处,就“仁”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意思,我认为可以把它归为四类:仁德、仁政、仁道、为仁
“仁”既是儒家伦理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与人维系社会关系所需具备的道德准则,概括起来,即为“仁德”。
孔子一直主张将道德与政治相结合,认为“仁”应该是统治阶级对天下百姓的大爱,需要通过统治阶级的行动表现出来。可以概括为“仁政”。
学会克制自己,在言行举止方面做出符合礼仪的规范,那么这样的个人就必定会是一个道德高尚之人,也会变成一个有“礼”有爱的人,便也会时时刻刻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这就是“仁道”。
在《公冶长》中,孟武伯问子路、冉有、公西赤等是否做到了仁,孔子虽然肯定了他们各自的才能,但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不知其仁也”。子路、冉求、公西赤都名列七十二贤者之中,都是孔子大名鼎鼎的学生,他们都没有达到“仁”,即使是颜渊,孔子在《雍也》也只说他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可见”仁“说到容易却做来不易。即“为仁”是最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