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适度是唯物辩证法中很重要的方法论理念,适度就是指不能超越,看问题,处理问题要游刃有余,保持一种恰当的程度。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只有在保持了他本身的一种合理状态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来它本身的最大能量,才能做到循序渐进,稳步前进。我们和自然环境的相处,其实也需要这样一种适度的状态。只有保持适度,才能保证自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庸思想的观点是天地、世间万物与民众都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而天地则是这个统一体存在和发展的根源。《中庸》曰:“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天地万物的共同发展是不会发生相排斥的状态的,因为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从自然宇宙的大系统中来审视,从而使人类正确的认识。因为,自然与人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去保护自然才能保护我们人类本身。所以要反对违反自然天道,强调在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同时也要做到顺时而为、适时而行,最终达到一种“天地之参”的和谐境界。“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及“不天其生”、“不失其时”等都是保护天地万物和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具体措施。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这个契合点是固然存在的,而中庸思想的适度原则有助于我们去寻找这个“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