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义理总坛 [复制链接]

1#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修养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礼仪修养能够体现个人修养,国家魅力,民族气质。因此,对中华义理的深入了解变得极为重要。
         儒家认为,人有善良的本性,但如果不加以培养,人的善良本性就会泯灭,就等同于禽兽,孟曰:“人之异禽兽者几希。” 孔子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儒家之学乃“为己之学”和“成己之学”,经典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修身养性,却如朱子所揭示的:“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礼禄而已也。”孔子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是情景教学法和示范法。孔子并不是空谈义理,而是在一定的现实生活场景中,让学生置身于其中,需要做出道德判断时,孔子加以点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与物去领悟大道,在人生的生命实践中提升道德品质。孔子是最伟大的道德榜样,同时又通过《论语》与六经“立言”,言行相应,能产生最佳的教化效果。
        十大义理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聚集,我们应该用这精神良药来指引心灵世界,在不断学习和过程中升华自己,进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最重要的是,不仅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发挥中华文化经典的现实意义,这样我们民族才会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这些都有利于我们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更有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由我们大家共同组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管好我们自己的行为,让社会更加的和谐与发展。由此可见,中华义理的宣传,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社会才会更加的和谐与美好。
        中华义理的深入学习和了解能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礼仪最初的功能就是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和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礼仪的重要内容就是关于人际交往态度、方式、方法、礼节的学习,如何介绍自己、如何与他人交往等等,学习和应用礼仪标准,使自己成为一个集丰富文化知识和良好礼仪修养于一身的新人,从而促进自我顺利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的实现自我。
最后编辑若水微香 最后编辑于 2015-06-25 21:02:0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