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理想人格,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指的是一定的道德理想,也是指某种最高的道德范例或典型,它以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作为基础,是这种原则和规范的集中体现。
理想人格,就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孔子有言:“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最完美的道德品质。“里仁为美”,能达到能处于仁的境界就是最好的了,孔子认为达到了“仁”便是理想的人格。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充分伦理化了的。“仁”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概括和总结,“仁”不仅包括了克己复礼、爱人、孝悌慈、忠恕等内容,还有恭宽信敏惠等等广泛的道德思想。他们以达到“仁”为理想人格,实际上是强调了对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遵循和实践。孔子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虽然说过“为仁由己”,但是他还是把“仁”看做是外在的力量,是需要人们不断地向外追求才能获得的。
孔子认为,理想人格的实现是一个学习、思索和实行“仁”的过程,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不断追求的精神。
儒家在如何造就理想人格的问题上,强调的是道德规范的一面,有压制个性的倾向。
儒家发展到孟子,就十分注意从人的本性的角度来阐述道德原则。孟子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理想人格的形成过程不是一个向外追求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用外在的规范来制约自己的过程,而是人们内在的伦理本性的发挥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尽心养性、扩充浩然之气来造就理想人格,从而把自然人性和道德原则调和统一起来。
在儒家经典《礼记•中庸》中有“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的说法,更是体现了理想的人格在于其个性的自然流露和发挥与道德原则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