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学》礼运篇及译释 [复制链接]

1#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逮,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避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从前孔子以贵宾的身份参加了鲁国年终聚合百神的蜡祭。之后他在门楼上游览,长声叹气。他叹气大概是因为鲁国的礼制不完备。言偃在他身边于是就问,请问老师为什么叹气。孔子回答说,在大道通行的时代与夏商周精英执政的时期,我都没有赶上,而有些文字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天下为全体公民所有。选举有贤能的和有才能的人来管理,讲求诚信致力友爱,所以人们不只是爱自己的双亲爱自己的子女,更能博爱世人,使老人们有所养,壮年能发挥自己的才用,儿童能健康成长,鳏寡孤独残疾病人都能赡养。男人有自己的职务女人有自己的归宿。珍惜物资热爱劳动都出自公心,因此为非作歹的心念都生不起来,盗窃抢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关门只是为了御寒而不必上闩。这就是大同世界。孔子接着说,后来不同了。大道消失了,天下变为 一家的私有物,人们各亲其亲,各抚养自己的子女,尽 力攫取货财为已有。而那些大人物,如天子各侯,世代 相传,筑城邦、挖沟池以自固,并以礼义为治世法则, 以此来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使君臣有 序,父子相亲,兄弟相睦,夫妇相合。同时,设立制 度,规定田地、闾里界限,以勇者知者为贤,以能给自 己办事的人为有功,因而奸诈阴谋并起,战争也由此而起。
孔于又指出:历史上的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 王、周成王、周公都非常重视礼,并用礼来表彰那些做 对了事的人,人有过失则予以规劝,讲求仁爱、礼让, 教人懂得必须重视礼的道理。凡是做不到这些的,即使 是有权有势的人,也要被赶下台。不过,这些人虽然重 视礼,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但他们的时代已经比不上大同时代了,只能算是小康时代;而小康时代,远不如大同时代。
上述内容表明,孔子生当乱世,既向往小康,更向往大同的政治理想。
这是孔子论大同,孔子并非一位单纯的复古主义者,周代的礼乐刑政制度在他眼中是为“小康”,而非“大同”之最高境界。孔子要复的不是“古”,而是“天下为公”的“大道”。经世济民,应以"絜矩之道",即以身作则,推己及人。"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其实也是忠恕之道,以自己为坐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