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儒家仁学思想 [复制链接]

1#
  
前言
今时今日,重新探讨中华文化的作用已成为学术界是潮流。仁学思想的重估也在有序地进行着,作为儒家思想的主心骨的仁学思想具有许多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东西,它更可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现代化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今天重提仁学思想,是要让其精华古老而长新,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社会进步作贡献。发掘仁学思想的精华必须从其提出、发展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     仁学思想的创建
(一)仁的定义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论语》一书中讲仁的话有一百多次,但精华思想却体现在这三句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想要立身,也帮助别人立身;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讲的仍是“爱人”二字。而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说到底也还是“爱人”。所以取其根本之意义,仁就是爱人。这定义是把仁归于道德品质范畴,是偏于抽象意义的准则。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 [3]。先经受一番吃苦出力,经受困难的磨练,而后得到果实,取得成绩就是仁。在这里并不是指所有先经历磨难取得的成果都是仁的表现,这里指的只是那些崇高的道德规范下能做到这样才是仁。这是对仁在具体实践中的定义。
 
(二)仁学思想的提出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诗经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时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与孔子所说的仁是完全不同的。《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左传》说:“不背本,仁也”,本指父祖,不背本就是孝的要求。仁体现在君臣关系上就是“不怨君,不弑君”也就是忠于君。《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此外,仁还有其他含义。如《国语晋语二》说“利国之谓仁”。可见,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三)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在总结仁的精神后创立儒家的仁学思想,孔子关于仁的伦理道德意义分三个层次论述:
(1)第一层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不是具体的规定,而是一种一般的精神,它是仁的基础。它的前提是把他人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承认其是人,并且值得爱。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值得爱,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爱的,故才有君子、小人之分。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可称得上是“人的发现”,也是现代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根源。《论语·乡党》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记载清楚地体现出孔子关心人的仁爱精神。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4] 忠恕是待人的一中态度,是爱人的具体体现。而爱人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忠;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恕。两者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5]这就是仁的内容。孔子还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动物的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与人应该相爱,而人与动物之间则不存在这种关系。这是因为人有德性但动物却没有。这中思想在当时奴隶社会等级制度下是极具进步性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孔子所谓爱人,不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之爱而是具有范围的差等的爱,主要是用来调整君臣、父子等关系的。
(2)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二层含义是“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孔子回答他“克己复礼为仁”。纳礼于仁,以礼作为人的道德规范,这本是早在孔子之前的方法。孔子曾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左传·昭公十年》)这里所说的礼指的是周礼。孔子认为周公制定的一套宗法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制度。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周礼已是江河日下,礼崩乐坏。对此,孔子一方面视之为“天下无道”,表现了强烈的不满,这也反映了他对旧的宗法等级制度有情感,句有守旧倾向。另一方面,孔子从中也看到传统礼制的不足之处,因而又主张有所“损益”,追求更为理想的制度。[6]孔子之前的周公之道以道德为核心,而孔子以仁、礼为主要内容。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之道就是仁与礼的统一。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说人如果具备了仁的品德,就能自觉地遵守礼制了。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即是说,实现仁必须首先从自我做起。儒家把自我的道德修养作为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同时把治国平天下作为自我道德修养的归宿。[7]“克己复礼为仁”,意即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感情欲念,使之符合于礼的规定,也就是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人能克己复礼,就可以成为有仁德的人了。这就是说,为仁爱人是不能违背礼的规定的,必须按照礼的规定实行爱人原则,也就是按当时的等级的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君礼、臣忠、君惠、民信,这就是孔子所理想的“道”。仁礼统一的社会伦理模式正是孔子的一大创新。
(3)仁的第三层含义是指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子张问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五者即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孔子还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仁者静”(《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 (《论语·雍也》)。可见,孔子的仁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
孔子深化了仁的内涵,拓展了仁的意义界域,丰富了仁的内容,在肯定仁者爱人这一基本含义的前提下,开创了仁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中国文化史上开创可源远流长的仁学传统。
二、仁学思想的发展
(一)            孟子对仁学思想的发展
孟子论仁与孔子论仁的角度不同。孔子重在讲个人的仁德修养,孟子重在讲君主的施行仁政。从孔子主张德治到孟子提出仁政,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大发展。孔子的德治,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提倡的仁基本内容属于道德伦理范畴,还不是一种政治学说。孟子将仁的思想发展为系统的仁政学说,为后世封建社会儒家政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孟子使仁学思想政治化的基础是以心释仁和以义行仁。孟子把儒家所提倡的仁、礼、义、智等道德观念的根源归于心,提出“心之官则思”的命题,而且把“存心”“不失其赤子之心”、把仁归为人心的天赋的“良知”、“良能”。孟子说:“仁,人心也”(《孟子·告子》)。儒家仁学是对人际关系反思的产物,所以仁学也就脱离不了人学,讲人而不涉及心的,那是只见谷糠不见米,未真正讲到本质。在孟子的心学中,仁义往往相提并论。“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又有“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孟子的仁、义行为是建立在心仁基础上的,他认为人性就是善的,心仁必然性善。他认为性善表现在“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故此他认为人心但是仁的,正是这样,孟子主张在政治上推行仁政,进行教化,扩充人的善性使社会达到理想的境界。此外,孟子的仁义思想还带有鲜明的宗法特征和一定的博爱情怀。“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亲亲”就是事亲,尊亲,爱亲,也就是孝,他认为这样就是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带有一定的博爱情怀。
(二)            荀子对仁学思想的发展
“故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故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分此者也;节者,死生此者也;兼此而能之备矣;备而不矜,一自善也,谓之圣。”(《荀子·君子篇》)这里所说仁者仁此、义者义此,都是讲礼,也就是礼中有仁有亦有节有忠,即包含一切道德,礼学就是仁学。荀子的论述就是以礼为主。从他的论述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仁义的实现与外化,最终都要归回到礼。从仁开始,经过“制礼返本成末”的外化,儒家的仁学可转入了荀子所设计的礼学的轨道,儒家的仁政也因而变为礼治。[8]在荀子看来,仁是主观原则,礼是客观原则,仁的实践应以礼作为标准,即所谓仁要“比中而行”,中就是礼。孟子从仁的内心性出发,而荀子认为王者“先仁而后礼”肯定礼对仁的外在表现作用。荀子着重发挥了孔子学说的礼学的方面,他的礼治理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奉行的政治学说的基础,他建立的礼学体系,是仁学发展的一大转折。
(三)            孔孟荀之后仁学的发展
仁学思想由孔子创立,由孟子、荀子补充而形成体系,到了汉代,由于汉人思想务实,容易接近荀子设礼以显仁的思想路线。在孔孟,仁为礼之本,仁为礼之据,而汉儒,仁是礼之端,是三纲五常系统中的一个内容。仁的意义被无情地减少甚至被排斥,失去了仁为主宰的礼虽然可以应合统统治者的意志,但它没有人性、人情的贯注,没有了亲近感,不能使人在礼的陶冶中感受到“诚于中,形于外”“发乎情,止乎礼”的通畅,礼只是别异,只是等级,故汉代仁学走的是依礼限仁的路线。
宋明理学兴起,在仁礼关系上,继承汉儒的基本格局。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观点非常具有代表性,朱熹认为仁是生,仁是心,仁是心之德,礼智义也是心之德,仁是体,爱是用,理是根,爱是苗等等。[9]事实上朱熹还是沿汉儒的方向,继续走设礼以限仁的路。
王阳明认为则认为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他说:“故仁也者,礼之体也;义也,礼之谊也;知也者,礼之通也。”(《王阳明全集》)他与朱熹的思想正好相反,不是引仁归礼,而是化礼为仁。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无一而非仁。尽性则动容周旋无中礼,成仁即成礼。[10]王阳明的仁学思想较朱熹更为接近于孔子仁学的本质。
发展到明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学风也跟着有了较大的变革,由原来的空谈转向务实,主张经世致用,特别到了近代,受到外来侵略者的打击,有识之士更是不厥努力,去挖掘经世致用的思想以救国救民。康有为,梁启超便是其中的杰出人物。这时期使得仁学得到了复兴。
三、仁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时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飞速发展,而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迅速提高,而环境的大面积破坏;人类生命的增长,而新的疾病在继续出现等等。既有好的也有坏的。在面对物质的高度文明的同时我们是乎更要注意到人的心灵问题,物质的丰富和心灵的孤独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也是现代人的主要特征。在上世纪九三年,世界宗教大会在芝加哥召开,大会发表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宣言认为:若人类没有一种伦理方面的基本公识,人类迟早会走上混乱或专制的威胁;若没有全球伦理就不可能有美好的人类未来。大会通过两条伦理金律,其中一条是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条是人道原则,把人当作人而不是物。杜维明先生认为后面一条可翻译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仁学思想的内容,可见仁学思想在重新确立现代伦理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在广泛地被采纳。
说到现代就不能不注意网络问题。都说现在是网络的世界,网络问题说到底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一些人沉溺于网络从而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进一步加剧了人的心灵的距离和隔膜。仁学思想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仁就是爱人、同情人、关心人。爱人是从自己的亲人开始到爱周围的人,层层外推,故有博爱谓之仁的说法。如果人人 都有这样的仁心,网络带来的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
四、结语
仁学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精髓。仁学思想中具有许多难能可贵的思想精华,我们走在二十一世纪振兴民族的路上,有义务对它进行批判继承,使其发扬光大造福人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