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的推广 [复制链接]

1#
对于社会而言,美好的道德信仰,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日臻和谐完美之境,反之则不然。因此,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复兴“礼乐文明”对于弥补我国当前农村信仰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是可以期待的。这对于修正当前过度功利性、庸俗性的社会文化取向,以及金钱至上的社会价值导向,化解诸如人文精神的失落、信仰的缺失等社会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都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2#

真正的宗教信仰应该是善其身,养其性的一种精神境界。不应该有他图,那就失去它最初的价值。基督教中的上帝是很万能的,他的形象被塑造得像是一个既慈祥又威严的长者,让你感觉既亲切,又不可冒犯。自称是上帝儿子的耶稣,托生在了一个贫苦人家,一生殉道,不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救助感化众生而颠沛流离,死于非命,这种精神就是非凡和值得崇敬的。老百姓都会喜欢信仰这样性格朴素,公正无私;心怀天下,造福人类的神。其实是因对现实的无奈而寻求的心灵寄托,把对魅力人格的崇拜虚化为对神的信仰了。
TOP
3#

“礼乐文明”不仅是一种抽象理论性的东西,而是通过一定的生活样式渗透在人的行为里,体现在一定的以身体道的群体中,它才具有活的生命意义,具有教化的作用。《礼记》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2]所以说,在孔子之前,这个礼的系统,已普泛地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中国古代,礼乐对个人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能够提升人的德性生命。孔子把礼乐作为完善人道德修养基本纲目,《论语》中,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TOP
4#

该从何处着手推衍孔子“仁”思想的政治含义呢?朱熹的做法有启示意义。《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朱熹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v]朱熹将“己”解释为“人欲”,将“礼”解释为“天理”,从而把“克己复礼”解释“存天理、灭人欲”,从这出发,朱熹发展出了新儒家里的理学派。朱熹对“仁”的理解进一步的强化了“仁”是伦理思想的观念,使得后世学者对“仁”的理解进一步偏离了孔子的本意。不过,朱熹的做法说明“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仁”思想里的重要意义,理解和解释“克己复礼为仁”是解读孔子“仁”思想的切入点、起点。
TOP
5#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TOP
6#

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TOP
7#

支持“仁”的思想,自古就有文帝景帝崇尚“无为而治”最终创造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这也无不体现了“仁”的思想。而在现今社会,各国倡导国际和谐社会,而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就必须坚持“仁”的思想,才能世界和平。“施仁政”才能“君与民同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