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儒墨同为显学。《吕氏春秋·尊师》说:“孔、墨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墨子的学说并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他的主张是针对现实社会存在的缺点问题而发的。《墨子·鲁问》说:“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说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遥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由此可见,墨子也认为有用就是真理,他并不考虑实际上是不是真理。正因为此,墨子学说,在当时有很多人信从,特别是下层人信从的颇多,而经过一个时期后,竟烟消云散。 墨子学说的基础是兼爱。他的政治思想,有尚贤、尚同、非攻;属于经济方面的,有节用、节葬、非乐;属于哲学方面的,有天志、明鬼、非命;属于同敌对学派斗争的,有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