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哭嫁——土家风俗 [复制链接]

1#
        在三峡民间,特别是在巴人(土家族)的生活习俗中,哭嫁无疑是最富特色的一种婚嫁仪式。
  新娘从出嫁前半个月就开始哭起,一直哭到上轿。哭嫁的风俗与古代的婚姻制度有关。土家族过去有这样几种不合理的婚俗广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种”;二是无论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买一串鞭炮到她家门口放了即为定亲,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对。若一个女子被几个男子同时看上并举行了行放炮定亲仪式,男方有时候甚至打倒婚敌来赢得婚姻,当然也有殃及女方安全的;三是抢亲;四是过去的婚姻大都是“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女方对男方及其家庭不了解,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担忧。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婚姻通常不幸,因此哭就成了一种必然。
  哭嫁的过程先是待嫁姑娘独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亲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围坐一屋,轮番哭述。哭述的内容逐渐衍化成有一定调式和韵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而且,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新娘不仅要对家中的每位亲人唱一首,就是遇上陌生人也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
  哭嫁歌的内容一般都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妹妹的深厚情谊和离别之苦,或者是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担心等等。
  一首与母亲辞行的歌中唱道:“我的妈呀我的娘,您为女儿办嫁妆,十天赶三场,一月赶九场,大路走成槽,小路跑起毛。鸡子刚开口,娘在路上走;麻雀进了林,娘在半路行2喜鹊落了窝,娘在路上摸;红红绿绿几大宗,凑凑合合办得多。我的妈呀我的娘,韭菜开花九匹叶,我娘怀我十个月。十月怀胎受苦难。十月一满临盆降,我娘分身在一旁,嘴巴咬得铁钉断,双脚踩得地皮穿。醒来一看儿的身,是女非男娘伤心。娘的好处千千万,十天半月数不完。”
分享 转发
TOP
2#

苏夏 - 哭嫁

作词:玉镯儿&张超
作曲:张超
演唱:苏夏

黑灯瞎火心慌慌
半夜起身来梳妆
一滴泪儿落在枕头上

红花穿上新衣裳
打起灯笼找嫁妆
坐在门口眼泪不住淌

他有几头牛和羊
他有几个打谷场
我不稀罕只要我的娘

心里话儿对谁讲
半夜起身冰凉凉
水里丢个月亮白晃晃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猫儿半夜爬上房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猪儿拱上床


他有几头牛和羊
他有几个打谷场
我不稀罕只要我的娘

心里话儿对谁讲
半夜起身冰凉凉
水里丢个月亮白晃晃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猫儿半夜爬上房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猪儿拱上床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要一直守在你身旁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怕是嫁个白眼狼

怕是嫁个白眼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