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信与义 [复制链接]

1#

信与义



信,就是要讲诚信,孟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现实社会也要求以诚信立足,讲诚信方能得到他人的信任,支持



至于义,不是简单的义气,应该还有正义,遇到困难、挫折时的义无反顾等.


忠和义我觉得更好的原因是他概括较多,较全面。不过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这样排才更好:仁者无敌,仁能动天下,仁者能包容,而能容则心胸开阔,胸若海可受百船之航!心受百川之流而后洁净。作为一个领导者也好,普通市民也好,都应该这样,现实意义嘛,我想不用再说了吧。这就是我对忠和义的见解。


不过对人应该稍微宽容,对己则一定要严,那样才能让下属或者同伴信服,尊敬,那就有魅力,也就有了号召力了!

    只是希望在现在和未来,当我们面对祖国的忠和个人的义的时候好好想想,希望在大海对面岛上的同胞们在面对炎黄子孙的历史根源、国家大义和某些人的私利的时候好好想想,是让老百姓幸福生活还是无可奈何自杀,对个人而言是选择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分享 转发
TOP
2#

仁爱

有仁德的人,把天地万物作为一个整体,天地万物不是“大我”的组成部分。既然认作是自己的一部分,还有什么关爱不到之处呢?如果自己没有拥有他们,他们自然与自己不相关。

   所以能够以珍重自身生命去珍重天下人的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以爱惜自身生命的去爱惜天下人生命的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要时刻记得仁爱二字。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对人民要有真挚的大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预见性,无疑已被时间证明了它的失败,但它仍然赢得了我的敬仰,我还以为,辩证法是哲学超越自我逻辑困境的唯一妙法,而且只有通过它,理性才能解决非逻辑的生活和生命的纷纭万象,才能有资格谈解释——否则即便是生活,依照常规逻辑也是不可解的。

TOP
3#

俭与奢

节俭,欲望就减少,君子欲望少,就不会被外物所困扰,就可以遵守正道行事,小人欲望少,就能谨慎处事,节省用费,远离罪恶,家世富裕。所以说:“节俭,是一切有道行的人所共有的。”欲望如果没有限制的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世界的混乱,  因此,我们对于索取要一定的限制,使用要有节俭,就能感到福足,索取如没有限制,使用没有节俭,就会感到不足,那么如果人人都这样感到不足,没有限制,可以想象世界会变得是什么样子吗?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倡节俭并不矛盾;俭朴造就高尚的道德情操,勤俭是美德,尤其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穷时节俭是不得已的,只为度过困难,但富时节俭是主动的,是对自己一种有意识的磨练,节俭是一种优秀的品德,磨炼我们的意志,使我们收益终生!总之,俭以养德应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应遵循的准则,让我们大家齐节俭,使们大家的生活更美好!



TOP
4#

富与穷

人人都爱富贵,但有些人去不爱富贵。比如,颜回。不追求富贵,却在贫穷中自得其乐, 天地之间有至高无上的尊贵和至高无上的爱,可以去追求,这些都不同于通常所说的的富贵。也有人说:“贫困中要忍耐,忍耐到了熟透之处,自然就没有忧愁的心态了。”

中国有如此经典谚语:“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初来京时一位红军退休老干部曾语重心长地说过一句话:“富日子当成穷日子过,将永远也穷不了”,当初未能领会其深刻实质意义,一晃即逝,就能领悟并将其作为处事、为人、生活之准则;如此准则不仅适用于我们个人、家庭,同样也适用于国家、社会!

人若不勤俭,只知享乐奢侈就会使人贪图安逸,过猪栏式的生活,甚至使人走向犯罪,有的人向往奢侈的生活,走“捷径”,去盗窃,去偷去抢,利用职权去收受贿赂,把自己送上一条不归路。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用不着补丁,但我们还是要倡导节俭这种精神,节俭能让我们抵御金钱、贿赂的腐蚀;让我们大家以节俭的态度面对生活,不仅利于家业兴旺,还能磨炼我们的意志。


TOP
5#

义就是在行动上是适宜的,符合道的要求就是义。

义就是适宜。君子见到这事应当如此,那事应当如彼,只要处理得当而去做了,就无往而不利。

人的立身之道是正义的。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是利益。离开正义,进入利益之中,人就不立身。离开利益,进入危害之中,人就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  

人的一生,义字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了义才能做到仁。

义是什么,义是公正,所以一个义人他是公正的

人,在他处世的态度,待人的外延里面,我们看见义人第二方面的表现,就是以公正来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义人的眼中就没有贫富、高低、贵贱这些的其他物质因素,来影响他怎样以公正处理人的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