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文化解读 [复制链接]

1#

转:孝文化解读



今天为诸君说孝道。孝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道德概念。中国文化有明确的知行关系说法。朱熹说,知与行,就先后论,知为先。就轻重论,行为重。中国文化有向内求的观念,说孝首先要要求自己。上次我们已经提到。所以讲孝,有几点矛盾,我要提前申明:孝子讲孝,相当于英模报告会讲英雄事迹。我不是孝子,至少说不是道德楷模。领导讲孝,相当于权威讲学,权威是让人服从的,我不是领导,最多算是领导请来讲孝的,我自己给自己的定位上次已经说过,我是带点学术味的研讨性质,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小有研究,所以大家交流。定位高一点,可以说是学者讲孝,问题的实质就是:中国孝文化是什么的文化。我的概括就是中国孝文化就是孝道文化。


什么是道,道就是路。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中国孝文化走了五千年,与中华文明同始终。而且可能还会延续下去。这条路就叫孝道。说路,结合联系的两方向是脚与土地。现在的汽车、火车算是脚的延伸,而马路、高速公路、调整铁路算是土地的延伸。路在变,但脚与土地的关系并没有变。一旦坐上飞机,脚与土地都变化了。就超脱了生的脚与土地的关系。这里讲孝道,属于伦理学范畴,重点讲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与人、人与社会在转变,孝道文化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碍与变化。探讨这种变化,从源头说起,在学术上叫做发生学研究。简单地说,问一问:孝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概念很早就出现了,可以推测的是,中国农业社会基本形成的时候,孝文化也基本形成了。后来经过圣人的阐明与解释,使孝有了具体的内涵与要求,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提倡与各种文化交流碰撞,孝文化巍巍屹立不倒,至今仍然发挥作用。所谓圣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孔子,孔圣人。所以孝道文化重心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核心在孝道文化。根据文化研究的积淀说,孝文化已经积淀为一种中华民族风俗习惯,深厚,宽阔。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孝是依然活着的传统,是需要改造的传统,是可以不断创新的传统。从文化典籍上讲,中国古代十三经中,把孝经列为经。启蒙读物中,把二十四孝列为基本图书。不同朝代不同宗教都从不同角度阐发孝的道理。各种劝善劝孝的文字,举不胜举。这里,我们《孝经》为基础,讲讲中国传统文化中孝。


先说孝字,从文字学角度研究,应该是从老,从子。变成一句话,那就是人总是会老的,面对年老,孩子应该是什么态度?现在中国社会遇上了同样的问题:现代人也会老,而且老人越来越多,社会上老龄人口超过百分之十,就叫老龄社会,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所以问题再次提出,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文化的孝道。我们说过,传统就是活在当世的东西。有时可能表面上看是休眠状态。当我们的价值失衡时,我们会从传统中寻求平衡。当我们的精神失落时,就会从传统中汲取力量。当时代的要求强烈时,传统文化就会应势而复活。从历史上讲,如何对待老人的问题可能有个较长的发展史。按照恩格斯的讲法,人类社会从蒙昧到野蛮。从野蛮到文明。蒙昧阶段,人类按照自然法则进行活动,特点是顺应自然。野蛮阶段,人类是按照丛林法则进行活动,重点是战胜自然。所谓丛林法则,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胜者王侯败者贼。现在说落后就要挨打。就年龄大小而言,年龄小则叫弱,年龄大则叫衰。三十叫刚,四十叫强。衰弱永远失败于刚强。传说中有人到六十岁就通通杀之的民族习惯。杀之应该是野蛮民俗,不杀而养之,就进入了文明进程。期间的过渡就是蒙昧阶段。文明阶段的特点是,文化支撑社会,社会决定人生。文明阶段重点是人对自身的战胜。中国文明的最高阶段是中庸。这种理论二千年前已经形成,所以文明上说,中华文明是早熟的文化。就孝文化而言,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顺应则是蒙昧阶段。让衰弱者先亡而后自己得利,以他人的死亡换取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野蛮法则。而文明有法则就是制定一套理论,由这套理论改造人,儒家叫做“新民”。“大学之道,在修身,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孝道理论的形成就是中国文明走向理论化的前提,是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定型的开始。孝道文化的定型以《孝经》的形成为基础。


一、《孝经》。这里显示首章即《开宗明义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对《孝经》首章的解释:


说孝这个东西,是一切德行的本源,是施行教化的开始。用孝教化天下,最低的水平是爱惜自己。因为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身体发肤,自己只是接受,所以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父母的,所以不能毁伤。孝的最高境界是光宗耀祖,所谓光宗耀祖,就是说你这一生,立身行道,无论动静,无论成败,都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儿,你的身后有你的父母,再延伸一下,就是你的整个家族,整个世系。如果你成功了,姓名显于后世,你的父母你的家族也因为你而光荣,这就是你一生的最大成就,就是为父母争光。


《孝经》相传是孔子所作,也就是圣人之言。但我以为孔子既然“述而不作”,就没有必须作《孝经》。在孔子弟子编辑的《论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很讲孝的,由多处孔子谈孝的文字可以推出,孝文化的源头并不是孔子,孔子之前中国从已经讲究孝道,孔子自己对孝的解释常常是中庸的,《孝经》可能是孔子的弟子或几传弟子所作,假托圣人之名而已。《孝经》里的孝道已经完整化,某些地方与孔子的讲法并不相同。


孔子讲无违,字面义有不离开的含义,实际就是顺从的含义。孝的第一义是养,但孔子不把能养当做孝,以为层次太低。应该加上顺与敬。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孝顺与孝敬。孔子不是一味讲究顺从,还讲究孝谏。孝而能谏,说明有些事情比顺从更大更重要。决不是后来人说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教子亡子不得不亡”。孔子讲孝是有一定限度的,后人引申到无限制,就成了宗教。把孝与忠连在一起。《论语》里是孔子弟子有子的话。有子很像孔子,但不完全是孔子。他的思想里可能有孔子的影响而已。而且有子的话也没有把孝绝对化,而且是孝悌连在一起讲。仅仅限于孝子不会犯上作乱而已。所以霁中国古代孝文化,可以说,孔子之前,由来已久;孔子之时,有所升华。孔子之后,渐渐成熟。我们明确,《孝经》之孝道,是中国孝文化系统化的重要典籍,但不等同于孔子学说。我们下面还说《孝经》。


分析这两个层次,一,含有自然性一面。这是中国式的原始人道主义。一句浅白的话来讲,就是你不是你自己的。所以中国人所谓的立身,不是单纯的个人。中国式的道,先讲孝道,就是否定了个人个体独立的存在。强调家庭家族的有机性存在,你是家庭家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社会性一面。社会性一面可以说,你不仅仅是你个人。你是家庭家族的一分子。你代表着你的父母。现代还说的俗话,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这就是这种精神遗传。现代常说的,你走是渑池县,你就体表渑池县。你走出国门,你就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人。就是这种理论的引申。学校里常说学生,今日我因学校自豪,明日学校因我自豪。一句话,孝道孝行贯穿一生。第一层次可以叫孝的天性;第二层次可以叫孝的教化性。教化出来的孝是天性的引申,引申自然是合理的,引申过头就违反了天性。



孝有自然性,结合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的特征,忠从孝来,使忠也具有了自然基础。这样的理论体系相对严密。我们用现代语言方式表达就是:爱父母自然爱家乡,爱家乡自然爱国家。所谓家国天下,步步扩展,不过是一个自然引申过程。是由小而大、推己及人的思维模式。


孝有社会性,所有一切都可以与忠联系起来。所以说中于事君,其实关键在于事君。孔子时忠的概念还不过是为人谋,替人办事要尽心尽力。现在说的为人民谋福利就是忠于人民。后来把忠缩小到君王。忠即是忠君。因为君王是国家的代表呵。国家的代表也是一个人。孝也说孝顺,说明孝的第一步是孝顺,顺就是顺从。顺从父母的人很可能从小形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后来也能顺从君主。所以忠的第一步就是忠顺。忠可以扩展,第二步叫忠正。忠正的正就是我们讲过的正气的正。反正叫逆。有时忠于真理可能会逆于君主。好些正直的大臣往往被昏庸无道的君王所惩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中国人认为,忠正也是忠,忠于祖国社稷,大于忠于君主。像历史上著名的直臣魏征。第三步叫忠烈。李世民说过,我不希望有太多忠臣烈臣,而希望有更多贤臣能臣。因为忠臣烈臣往往是遇上昏庸无道的君主,遇上了乱世末世衰世。而贤臣能臣帮助君王建立的是盛世太平世富国强国。文天祥说过的时穷节乃见,其实另一角度看,就是乱世多忠烈。忠烈就是把忠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在生死攸关的时节表现出为了君主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忠就是孝,至忠就是至孝。


说到至孝,引申说一点,本来是一个静态的低级的自然的感情,步步推进到一个无限的高尚的超越的感情,这就是极致。这种极致起点低终点高,跨度大。所以具有现实性、超越性。表现出中国道德自然与人文、现实与超越的绝妙统一,这是中国特色。因为有自然性,所以扎根在人心,甚至可以与时俱进,难以消亡。因为有现实性,所以可以自省,一言一行对照检查,都有相关孝问题。因为有超越性,所以可以无限放大,大到代宗教的作用。中国儒家学说一般以为是绝非宗教,但可以代替宗教,近代就称为儒教。宗教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人为什么要活着,人为什么要死。而儒家的解释就是人从孝来,到孝去,为孝而生,为孝而死。孝的道德观念是源头之一。当然在孝之上,天人合一理论应该是更初之源。因为孝的矗超越性,所以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一言一行都可以与孝道联系起来,也可以孝道是张网,把一个个活活生的人都网罗进去了。一个人的一生,寻求意义,盖棺定论,无论以孝道评论。生于父母,归于父母。除了父母;来自祖宗,回到祖宗,别无所归。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孝道营造出中国孝文化,使中国社会成为超级结构,强化这种结构,就超越稳定。


以上重点说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孝。其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还表现在儒释道三教合一。就孝的思想理论方面言,道教与佛教中的孝因素也值得一提。


道教效法自然,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而早期道教就讲孝道。认为孝是自然的,认为孝是人的基本的修养。后来发展到修仙层次,那么你不孝就修不成仙。甚至讲大孝就是效法天地,认天地为父母。这一方面要发展成一神教,近于上帝了。后来发展到全真教讲究内丹,但炼内丹也要完成孝之后,否则丹炼不成。因为得罪天地就得罪了神仙。所以大恶也是不孝,最善即孝。我们现在说诸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其实有很大的道教成分。


佛教讲四大皆空,好像与孝矛盾。但佛教进入中国后在悄悄变化。因为中国社会一直是讲孝的,所以佛教一开始就在自己孝与不孝上讨论。后来教徒从佛教经典挖掘孝文化因素,渐渐适应中国文化。虚构许多孝子经典,今人也编有《佛门孝经》。


中国文化几千年文化,从稳定的角度看,发展低慢是正常的。因为有孝文化,有超稳定结构。中国历史上历代都有人反对儒家的孝道,但没有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很少有人再反对孝道,因为社会结构在悄悄地变化,所以社会基础在动摇,孝道又一次经历危机。


因为跨度大,所以孝文化贯穿中国文化始终,联系中国文化方方面面。中间经历许许多多扭曲。


扭曲之一:孝提倡保全自己,可是至孝故事却往往伤及自己。比如二十四孝中割股,把自己身上的一块肉割下,为了医治自己父母的疾病,表面上纯情,纯孝。事实上已经扭曲。礼记中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意思是说,当你父亲打你,你应该先保证孝。小打,你一定要承受,因为只有让父母打你一顿,才能解气,顺了父母的心,这才叫孝顺。况且父母打你也是为你好,这叫打是亲,骂是爱。甚至有句话说,不打孩子的妈妈不是亲妈。换过来讲,不让父母打骂,那就不是亲生儿子。当父母打你的时候,属于大杖,也就是猛打,狠打。这时,你最好的办法是逃跑。你逃跑了,并不是免于处罚式的,而是避免父母对自己造成较大伤害。父母伤及自己的身体,结果使父母更伤心。因为父母打你,本身已经有伤心,打你的结果是更伤心,那么,你先跑掉,等到父母气消了,气小了,你再回来认错。原则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父母,所以也是孝。父母拿刀砍你,你扬起脖子,说砍吧砍吧砍死算了,结果可能是真的砍了你一刀,这就是你不孝。因为你受伤父母更伤心。如果真的是伤及筋骨,或者说涉及法律道德上的其他问题,从现代理念上讲,父母也会受到谴责或惩罚,但传统理论以为,这还是你儿子的错。这叫陷父母于不义。单单是孩子与父母本身的关系,现在说也不能一概而论。古代却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从现代看来,这种孝,可能会引发家庭暴力或者儿女自残。有时一些不孝的儿女利用父母珍惜自己的特点,就是自残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特殊目的。这不是孝,而是不孝。


扭曲之二:古代以孝治天下,上面的倡导没有理论上问题,可是在现实中却往往走向极端,极端会引入反面结果。比如汉代察举,高档次人才的选拔各级推选。郡县制,郡举孝廉,县举秀才。后来进行科举,县学考秀才,府学考孝廉。正确的说法是县学考生员,府学考举人。秀才是生员的俗称,孝廉是举人的俗称。一经举荐,可以说是有了做官的资格。遇上机会就能做官。因为中国历来都是官本位社会,做官的权力与福利,超出一般人想像,所以可以得知,纯孝之人可能成为名臣,往往并不是能臣贤臣,只是因循守旧派之一而已。更有甚者,为了达到做官的目的,故意做出孝的举动,以引起注意,加大被举荐的机会。东汉末年,就有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也就是说,明明是推荐读书人,结果推荐出的秀才竟然不识字;明明是推荐出来的孝廉竟然不和父亲住在一起。有一则故事,说一个人,要孝以扬名,他在父母的坟地旁立一庐,要守孝三年。掘土室与父母同居。可是守丧要斋戒的,这个读书人一住土室就是若干年,大家都承认并赞叹不已,最后名气大了,他从土室中出来了竟然是身后还跟着自己的妻子,妻子的身后是一大君大大小小的孩子。就像春秋时一个女子,为了表达孝心,发誓不嫁,结果生了许多孩子。表面上看,不嫁终于是不嫁,可是事实上看,她比不嫁还放荡风流。问题的实质就是孝可以得到名利,对名利的追逐大于孝心,就会走向反孝道。现代社会已经走向价值多元化,一元化的思维常常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特别是社会已经不唯政治论,一味倡导政治挂帅就有不良效果。社会趋向于娱乐化,大众化,政府反对什么,一定有人支持;政府支持什么,一定有人反对。这也很正常,是民主社会的正常,在中国社会,就是与传统不符。比如禁书的结果往往使更多人去读禁书;打官司的结果使被告的名气越打越大,收益更多。这是基于政治的逆反。


扭曲之三:教育的扭曲。孝文化理念中有自然性一面,有社会性一面。自然性与社会性本身就有矛盾。对一些人可能不是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现代教育也存在类似问题,我把这一项叫做教育就是反教育。我们没有教育出理想的学生,但教育过程中一些不理想的学生也是教育的副产品,副产品有时发挥了比正产品更大有作用。比如说你想杀鸡给猴看,结果猴子觉得自己跟人近,跟鸡远,结果教育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这是中国教育中反人性化的一面的负作用。这样的结果是,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也知道孝;受过各种教育甚至把各种理论都打通的人,反而不如基本无知的野蛮的人那种纯孝。人生识字糊涂始,读书使人明理,但也可能使人蒙蔽于真理。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的读书人比比皆是。一个人太过正派可能就是假正经。像《红楼梦》中的贾政与贾宝玉,谁更孝顺?《水浒传》中的宋江与李逵,谁更孝顺。给人的感觉是李逵和宝玉比宋江与贾政更好。


扭曲之四:中国文化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特别有实用的一面。儒家讲究有至孝至忠有代宗教的超越性的一面。超越性与宗教相关,往往与世俗相背。孝从世俗来,就会产生矛盾。超越性的孝是最不好反对的,却是最容易招惹反对的。反对的立场是科学。像程婴救孤里的程婴不是不仁么?大义灭亲的包公不是也尽忠而非义么?郭巨埋儿,显然也是不仁,我们从封建思想从说他们不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反生命、反人类、反社会。比如我们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古人以为是不共戴天之仇,报仇可以无罪。现代法律看,就是个人主义、野蛮思想。完全是非法的、荒谬的。即使以为父子一体,夫妻一体,那么一个人最大的选择也应该在正当防卫的范畴。超过一定时空,就是犯罪。把孝提升到超越境界,往往走到了孝的反面。


由孝说到正常不孝。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中国古代把孝立得很高,所以不孝的情况很多,三就是多,不一定要具体到三个问题。在孟子一书中,谈到事亲三个方面,一是生养。就是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养活父母,这是最基本的一面,圣人以为动物也会。现代规定赡养父母的责任,只是古人的第一层。二是死葬。就是在父母去世之后要按礼仪给父母下葬。就是举行葬礼。现代举行殡葬改革,难度大呀,大就大在只考虑现代土地红线,没有解决传统孝道问题。儒家提倡的是厚葬。墨家就反对。现代人提倡火葬,环保家也有意见。我个人以为,土葬也很科学,又是风俗,不宜改革。葬礼本身隆重与否倒在其次,厚养薄葬应该是未来发展趋势。三是长祭。就是要让香火不断,父母的灵魂永远得到得到祭祀。如果没后代,显然祭不得。没有后代,父母终有一天会成为孤魂野鬼。中国人忌讳断了香火,强调生生不息。这一层面在科学上已经没有意义,文化上的意义因为计划生育过程中的批判,封建迷信活动思想的批判,将会渐渐淡化。现在经常搞某某多少周年纪念活动,是对长祭的转化,也是孝道有表现。有时代意义,传统复兴嘛。也有经济意义,借台唱戏而已。估计以后会越来越少。


汉代有个经学家赵歧,他在《孟子注》不孝有三句下注释说: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意思是说,顺从父母也有选择,如果不守正道,阿意曲从,结果自己做了坏事,是陷父母于不义。这是一不孝。如果家里穷,双亲已经年老,自己不想法挣钱谋生,结果养活不了父母,使他们不得安享晚年,这是二不孝。如果不娶妻,不生子,使自己的父母用到祖先断绝了祭祀,那是三不孝。


中国孝道文化既博大精深,又源远流长。所以当代意识中,几乎很少公开反对孝的。如果在理论上公开反对孝,往往在实践上身体力行孝。像胡适、鲁迅。因为孝文化已经融入我们的民族心理。是精神文化层次的内容丰富的文化。但现代社会的变迁也导致传统孝道变化。从心理层次看,中国式的孝道长期积累,形成了以下心理,在现代化进程中,这些心理因素已经变形,变质。但我们不得不特别注意。一方面戒,叫做反封建;一方面用,叫做中国特色。戒或者用前提是,你必须了解,这就是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不同。决不可忽视。



一元化思维模式。孝为基,建立一个道德社会,所以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孝基受损,但一元化思维模式仍在。家国一体,上下一致,上行下达。是纵式结构。如果你我相爱,人人相爱,那就是横式结构。中华民族倡导的传统是一元化模式的,所以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国家行政机构分十级。什么都层次化。儒家强调尊尊、亲亲,应该是先亲亲,后尊尊。前者形成尚齿习俗,后者形成官本位习俗。如果改变成为十字结构,以男女爱情的横式结构为一线,以父子关系的纵式结构为一线,社会才能走向新的平衡,那里肯定要取孝道一部分,肯定也要删除改革孝道,十字结构的中心是一个字,即爱。让世界充满爱。这也是个漫长的过程。当代文化表层是横式的,谈爱者多而谈孝者少,其实深层是纵式的,孝为基础,爱在其中。


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17ov1.html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