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文化解读 [复制链接]

1#

以“仁”养德,以“礼”治世。已历二千五百余年矣。而“孝”乃子女对待父母之礼也。

  先圣孔夫子,春秋时期人,是儒家的祖师爷。《论语》一书则辑录了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在论语《为政》篇中有:

  子曰:“生,事亡之礼;死,葬亡之礼,祭亡之礼。”——父母亲活着,要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亲死了,要按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孔子在此提出“生奉死祭”,作为基本孝道。对“事之以礼”,《礼记》中注说:“侍奉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使年老的父母冬天温暖,夏天清凉,晚上能安睡,清晨要问安。如果仅理解为负担口粮和给一点零用钱,是失之偏颇的。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的学生子夏请教怎样侍奉父母,才称得上“孝”?孔子回答说:“还要在父母亲面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才称得上‘孝’,但能做到始终和颜悦色,也不容易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当孟武伯向孔子请教怎样对待父母才算恪尽“孝”道时,孔子回答说:“只有做到如同你自己的孩子生病时那种关怀、担忧的心情,去对待父母,才是‘孝’。”

  在《论语·里仁》中也有“孝”的论述,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不可远离家门,如果有事出门,必须把去处告知父母。到了当代,好男儿志在四方,怎能不远离家门呢?只不过应当把年老的父母安顿好,在外地工作,还应当常回家看看。

  孔夫子因材施教,难能可贵。

  亚圣孟夫子,名轲,战国时期人,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著有《孟子》一书,在《孟子·娄离下》中有:“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轲强调“养老”和“送终”,是子女尽孝的两个方面,而且,“送终”比“养老”更重要,要当“大事”来操办。因此,后人往往在灵堂上写“当大事”三字,听说XXX先生,曾任小学校长者也,未习《孟子》,不知“当大事”这个典故之所出。在改革开放之后,村民们富起来,欣喜之余,请了戏班,开台演戏,牵头人恭请他给戏台写个横批时,这位先生居然不假思索挥笔大书“当大事”三字。村民哗然。校长先生还强词夺理:“村里有二三十年不演戏了,今日开台,当然是一件大事,何错之有?”笔者绝对不取笑任何人,只是觉得作为传播文化历史知识的使者——老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能,读一点“孝”文化,还是必要的。

  宗圣曾子,名参,孔子之高足,作《大学》一书。从“养、敬、安、久、卒”五个方面论“孝”,曰:“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供养父母是容易做到的,做到始终对父母恭敬却难;对父母恭敬做到了,使父母安乐却难;使父母安乐也做到了,保持长久就难;即使做到了让父母长久安乐,做子女的还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父母死后也不给父母脸上抹黑,这才是真正尽到了孝道。西汉戴德,由此加以发挥,提出“不忧其亲,谓之孝”和“不耻其亲,谓之孝”——不让双亲担忧,也可说是“孝”,不使双亲蒙受耻辱,更可称为“孝”。

  汉朝还未有科举制度,朝廷以“孝”取士,州牧每年要举孝廉二人,报朝廷任用。所以,汉代多孝子,我国古代“二十四孝”中,汉代人占九人之多。戏剧《送徐庶》中的徐庶,《马超追曹》中的马超,《龙凤呈祥》中的孙权,都是东汉末年人,他们不在“二十四孝”中,但其孝行,还是感人至深的。

  先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中涉及“孝”的论述,皆源于儒家伦理,笔者无需赘叙。

  对于古代传承下来的“孝”文化,有的已沦为陈腐的说教,有的已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成为糟粕,如孟轲讲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最大的不孝是断子绝孙,没有香火传承。这种说教与计划生育政策格格不入,并不可取。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此继承并弘扬孝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诱惑中,经常接受传统道德的熏陶。

  为人子者,当念三年哺乳之劳,十月怀胎之苦。母恩不报羞为子,不行孝道忝作人。目睹社会上有些孝道沦落,孝文化匮乏的现象,笔者试解读古代儒圣关于“孝”的一些论述。班门弄斧,在所不顾,以期抛砖而引玉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