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与友爱是中西方文化在处理亲子关系方面的重要差异。西方国家的社会化养老模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也有其深刻的制度文化根源并根植于西方特定的社会结构条件。在西方,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亲子之间缺乏骨肉亲情,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和家族观念淡漠,而且养老从来就不是家庭的必然责任。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自由和平等的。他们认为,友爱责任乃是由友爱的双方交互作用而引起的,这种友爱的交互往来愈持久,则友爱的责任愈深厚。在中国的孝文化中,孝被片面地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西方人的友爱则真正是自由和平等的。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有如下原因:
一是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所致。正如陈独秀所说,“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第1卷第4号)中国宗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是通过家族来实行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国家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族,只有齐家才能治天下。而在西方,个人本位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化的首要原则,这种原则倡导人的自由与平等,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父母与子女也不例外。
二是老年至上与少年至上的差异所致。在代际价值观上,中国是老年至上,西方则是少年至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尊重过去与老人经验的老年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重视未来与青年创造性的青年文化。
三是代际整合与代际断裂的差异所致。在代际关系上,中国孝道要维护家族的延续、发展与团结稳定,必然强调代际整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和相互负责的,以孝道为基本精神;而西方文化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必然强调代际断裂,父母尊重子女的意愿和个人隐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是培养独立性格的基础。对于这些差异,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加以定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促进我们中国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