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于“虎妈狼爸”,越来越多的人在讨论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现在社会上又有多少的年轻人在孝敬父母的这个方面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非《弟子规》中曾经说过,“首孝悌”。《弟子规》中说过“出则孝”,以及传统观念之中,“百善孝为先”。已经是成为古代社会乃至于现在社会无可争议的主流价值观。
随着唯物主义的发展,现在的子女越来越关注于对父母的物质需求满足,而忽略了父母心灵上的满足。父母的交流方式可能会越来越多,但是交流的质量却变得越来越低。什么是父母所希望得到的孝心,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孝子逐步关注的一个话题。
不得不说在这个观点上,从心灵上的沟通,比物质上的汇总相对于父母而言,来的更加实惠。意林中有一句话说过,将军有剑,不斩蝼蚁。意思是说不要把事情浪费在无关紧要的方面。而在我个人看来,相对于陪伴亲人,生活中所遇到处理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及在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学业升职等各个方面,都只能谈得上是蝼蚁。
中国式的亲情相比于西方国家的亲情,更加温馨和具有特色。然而当亲情和资本主义挂上钩,就会让人感觉到有一些奇怪。几年之前,社会上啃老族的现象屡见不鲜。大龄青年,对于父母的依赖仅限于在父母那里得到资产,供自己消费。相对而言,有为的子女,则忙于奋斗于事业,处理人际关系,打理生活中的琐事等各个方面。是亲情变了味道还是人们的思想变了味道。
在我感觉,可能是后者偏多。新时代的年轻人可能更多的思考,父母应当为自己去奉献什么,或者说是自己能给父母的生活物质条件提供一些什么。这种观念和对物质的推崇,有一定的联系,却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思维限制。没有站在从最亲近的人的方面去思考,而仅仅是从自身的思想观念去出发。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学会去人际交往,但是在和父母之间,交往的方式却变得越来越匮乏。不仅仅是年龄之间的代沟,阅历和思想观念,使现在社会中好多的子女产生了一种这样的想法——我爱自己的父母,我应该去孝敬,我尽到了自己的心意,我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实际上这有可能是父母在子女心中的形象产生了一种歪曲化的发展,他们在子女的心中只是一个奉献者的形象或者是一个领导者的形象。改变这种观念是,此女如何去孝顺父母的一个充分条件。
其次有能力者除了给父母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更应该去和父母贴心地交流。人到中老年,对子女会变得更加的依恋。同时可以让自己的父母。学习一些新时代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心情舒畅了,家庭的氛围也会变得更加的融洽。
以上是我对我看到了一些状况的分析,以及自己的一些观点,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