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道 [复制链接]

1#
百事孝为先,古代的《孝经》对孝提出具体的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还把道德规范与法律(刑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了很大作用。
总之,古人所说的孝,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孝道文化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出现了扭曲,有些子女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承担起对父母的赡养责任,甚至出现暴打,威胁等不良情况,但好在,这种知识一小部分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潮流必然是进步的,积极向前的。前几年还出现了评选“全国十大孝心少年”
的节目,近年来,也有“爸爸去哪”加深父子之间的感情。
我一直都想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劳苦付出,我无以为报,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对得起那些为我付出,关心我的人,以前高中,离家虽然远,但是,也只有两三个小时,可是,现在,回一趟家不容易,记得有小学语文有这样的一篇作文讲了一个孩子越长大,离家乡的距离就越远,回去发现,很多的东西都物是人非,所以说,无论身在何地,都要表达对父母,对亲人的关心和爱,要不余遗力,现在的很多人,都是“握在手中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方觉可贵,行孝道,不止是父母老了,不能动了,在身边服侍,更多的是在他们还健在的时候对他们关心。
时间匆匆,曾经的少女现在也是花白的头发,一句问候,一个电话,虽然你有时候什么也不能做,但是,爱不缺失,孝在,人才有良心。
分享 转发
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苦后甜,未来的我一定会感谢现在奋斗的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