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顺与人品的联系 [复制链接]

1#
只有懂得尊重的人,才值得被尊重。而并非每个父母都这样。

不知孝理而盲目孝,就好似不知礼乐而盲目尊儒一样。不会带来什么好结果。愚孝的人,有时也是很可怕的。当然以目前的国情来看,彻底无情的不孝子,保持点距离没坏处。因为就算他不孝有原因,也说明家庭并不和睦,那么从小习得的行为方式和处事习惯是值得被观察的。事实才是重要的,贴标签不利于自己成长。

孝是作为礼法的三个合法性根源之一存在的。

《荀子·礼论》中这么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群)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用什么)生?无先祖,恶出? 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而荀子在其中对于尊先祖的论述是,没有先祖的话,族群就没有出处,所以需要尊敬先祖。但细细想,这三项中,真正值得去论述的,只有“隆君师”而已。人对于祖先崇拜是并非局限于文化的,所以在这里荀子是用这个作为公理来帮助解释为什么要实行礼法。而其解释,也是很弱的关联。
孟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儒家关于孝比较经典的内容。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但却没有讲其他两项孝是什么。汉朝的《十三经注疏》里有解释:“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先人的话,很多时候是在特定条件下说的,并且很多都有解释,绝对不能拆开来理解。有不少都会有类似的习惯,就是断章取义,取其有利于自己的内容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当然这个过程并不见得完全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记忆的筛选或者没有完整的接受信息。但至少在儒家,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孝经谏诤章第十五》中曾子有言: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於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天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天子的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说∶“这是甚麽话呢?这是甚麽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七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五人,即便自己是个无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卿大夫也有三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於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於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所以对於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麽称得上是孝顺呢?”这样基本上能看出大概先人的孝是怎样的孝。而盲目听从父母,并非是孝,甚至是大大的不孝就是了。在圣贤这儿,孝和顺是一对反义词。

但是至于完整的孝道是怎样的,古人的方式我也没有特别深入的研究。
善待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是不是孝其实也都不重要了。不论道德如何评价,这样做一定不会违背自己的心。这样看来,用孝评价人,也不算多不好的标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