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韩国孝文化 [复制链接]

1#
亚洲最孝顺国家韩国 不孝者不能为官
  中国人—向讲究孝义为先,但与韩国人比起来,也许就有点自叹不如了。不是吗?在韩国,就连做官也要求孝敬老人。其中,很多“孝道”都是我们这些以“尊老”为荣的中国人所应该学习的。在韩国约有90%的国民都认为,孝敬老人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重要根基。在韩国人看来,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
过年祭祖 彰显孝道
  “孝道”作为儒学文化的基石,在韩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浸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的确,在经济发达的韩国,不尽孝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孝道”在韩国的历史沉淀十分深厚。
  韩国的年俗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直接体现。每年春节,韩国都会出现“千万人以上的大移动”,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茶礼”一般在正月初一的清晨举行。与中国人大为不同的是,韩国人拜年显得相当讲究,而且非常严格:长者盘膝而坐,晚辈在长者面前下跪叩头,对成年晚辈,长者要低头弯腰答礼。对未成年晚辈就免礼,但要给压岁钱。平辈之间也要相互跪拜。
  除了给在世的老人拜年外,韩国家庭还要为死去的亲人尽孝。通常情况下,韩国家庭在祭祖后都要带上酒菜去郊外给先祖上坟。尽管白雪皑皑,寒风刺骨,但尽孝却风雪无阻。
赡养父母 长子承担
  韩国人之所以重视孝道,除了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外,从小就进行这方面的熏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韩国,每逢中小学生的寒暑假,各地乡校都会举办“忠孝教育”讲座,向学生宣传“忠、孝、礼”等传统伦理道德。所以,韩国人从小就认为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种神圣的义务。一旦哪个不尽孝者被曝光,就将被社会所“唾弃和排斥”。在赡养父母方面,韩国自古就有由长子负责赡养的规矩,并流传至今。如长子去世,则由次子赡养,以此类推。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韩国也出现了子女共同赡养父母的新趋势。据统计,目前仍有60%的韩国人认为父母应由长子负责赡养,而中国却只有28%。
  过去,长子在赡养父母时,父母都和长子一家住在一起,所以四世同堂的家庭在韩国很常见。如今,这种大家庭正日益减少,父母的赡养费也不再多由长子负责,而是子女均摊,但长子仍起着“召集和组织”的作用。笔者的一位朋友梁先生就是梁家四子女中的长子,目前他与父母虽不同住,但在赡养问题上,可一点也不含糊。每年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他都要招呼弟妹给父母请安、送礼,平时则常到父母家帮助干一些生活杂事。春秋季节天气好时,他还要带父母出去郊游。有一年,梁先生在中国考察,正赶上春节。他二话没说,就买了机票在正月初一赶回汉城召集全家给父母拜年。邻居看他从国外赶回来向父母尽孝都十分感动,称他为“孝子”,而他却激动地说:“花钱是小事,但尽孝却是大事,作为长子,我要给弟妹做个榜样。”
男人旧习 婆媳不和
  众所周知,韩国男人通常不下厨,有一种“君子远离庖厨”的旧习,而这种旧习又常常受到公婆的默认,并因此导致许多儿媳妇与公婆的不和。韩国妇女一般结婚后都辞职回家,当上地道的“家庭主妇”。例如,每逢春节、中秋节,家庭主妇都得几天几夜围着锅台转,累得腰酸背痛,而丈夫却一点忙也帮不上。此时,如果儿媳稍有怨言,婆媳就会碰出不和的火花。但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许多年轻女性结婚后仍继续工作,丈夫下厨已不再是丢面子的事情了。
“孝道”产品 企业赚钱
  由于韩国重视“孝道”,在经济生活中自然就会出现许多“孝道”产品。每逢重大节日,韩国厂商都会争先推出孝敬老人和父母的产品。其中最畅销的要数无公害的保健食品。比如,西瓜经过特殊处理,上面隐现出一个“喜”字;一套精美的点心盒上印着一个“孝”字等等。为表彰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韩国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孝子”企业奖。总之,东方的儒教文明在韩国无处不在,甚至比有着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国更胜一筹。
儒家孝道思想在韩剧中的表现模式
  最近几年来,电视剧领域韩潮滚滚,韩剧不仅占据了大多数人的业余时间,而且也成了公共场合最容易切入的谈资和话题。韩剧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形式上看,有成功的商业包装、优美的背景音乐,剧中的主角都很英俊、漂亮。从内容上看,剧中的故事情节都很贴近现实生活,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爱情故事浪漫唯美,符合大众的口味。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韩剧对于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表现,特别是对于孝道思想的肯定和宣扬,切合了中国观众怀念传统文化、回归民族经典的心理情结。单从儒家传统文化的视点来看,可以说,韩剧中的孝道叙事无疑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韩剧中的孝道叙事从表现模式看具有如下特质:真诚、顺从、和美。下面分而述之。
一、孝道植根于血浓于水的真诚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是孝道。但是,儒家对孝道的倡导,特别侧重于内心的真诚,而不是外在形式的作秀。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得很清楚。《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不能是仅仅提供优裕的物质条件,否则,无法区别于犬马。韩剧中的孝道之所以感人,真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大长今》中,长今的妈妈已经死了,长今还喂她吃果子,还说:“你嚼不动吗?我替你嚼。”然后这样徒劳地嚼着果子,再塞进她的嘴里,直到再也塞不下,才流下泪来。而后面她一边埋葬母亲,一边画外音复述她母亲的遗言,希望她入宫做御膳房的宫女,当上最高尚官,在最高尚官有权写的碑文上书写自己的冤屈。从此长今听从她母亲的遗言和教导,为她实现所有的事。观众看了无不为她的孝心所深深感动。
  在《人鱼小姐》中,雅俐英对瞎母予以了精心照顾,后来嫁到婆家每天忙于厨房,把厨房收拾得干净利落,想尽办法打动婆婆,还给奶奶写信,改善公公婆婆的关系,她深深地爱着她的丈夫以及她的婆家。观众看了,无不对她这样的媳妇心生敬意。在这部剧中,就连没有任何收入的老奶奶,在家中的地位也犹如太上皇。让电视机前的老人看了心生羡慕。
  这一切都折射出韩国人非常信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尤其深受儒家文化中“五伦”思想的影响。韩国人重视家庭和人伦关系中长幼尊卑的定位,对父母要孝顺,对朋友要守信,对师长要尊敬,夫妻要职责分明。而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当中,他们认为“父子有亲”是第一要义,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
 二、孝道崇尚恭敬谨慎的顺从
  儒家的孝道,十分讲究一个“顺”字,《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在这里,孔子强调,侍奉父母要轻微地谨慎小心地去进谏,如果自己的意见不被父母采纳,仍然要做到顺从而不违抗,辛劳而无怨言。这一点,在韩剧中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表现的。
  在《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有以下一段对白:
  秀京:妈妈,今天我不回去了,打算在敏基家过夜。
  英子:你在说什么疯话呢你?
  秀京:不是的,妈妈,敏基的父母都去美国了,他家的保姆本来说好了今天回来。可是因为临时有事,回不来了,晚上家里就敏基一个人,多寂寞啊。妈妈。
  英子:少废话,快回来。
  秀京:妈妈,敏基说他怕黑,晚上不敢一个入睡。
  英子:你懂什么呀,他哪是害怕,那是骗你呀,你了解男人多少啊,男人都是肚子里有三十头豺狼和十条蟒蛇的东西,千万不要相信男人。快回来!他要是怕黑,让他来咱们家睡。
  秀京(捂住话筒):我妈说男人都是肚子里有三十头豺狼和十条蟒蛇的东西。叫我不要相信你,让你到我家睡。
秀京是典型的时髦女孩,不会煮饭,不会做家务又时常忘记对未婚夫说敬语,在和母亲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时,还是建议男朋友到自己家去睡。由此可见,韩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很强的,青年人处理自己的恋爱关系时,不时地要咨询父母,如果长辈们反对这桩婚事的话,问题可能会很复杂。这便是韩国家庭中长辈们的绝对权威地位,如果儿女敢和父母顶嘴,便是不敬不孝。做爸爸的极可能是不问青红皂白,一巴掌就过去了。
  韩剧中对父母的孝顺还体现在日常行为的细节之中。在《看了又看》中,朴家经济可以说是很富足的,但是,两个儿子结婚后,全部在家里居住,他们不是没有钱购买房子,而是觉得孝敬长辈是第一的,搬出去居住是对长辈的不孝。
三、孝道的最高境界是礼乐合一的和美
  儒家提倡孝道,有着境界上的追求。最高境界的行孝,不但行为上符合孝道的各种外在礼仪,行孝者的内心应当是愉悦快乐的。《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这里,孔子认为,行孝时要做到和颜悦色是有难度的。如果行孝者内心愉悦,那么和颜悦色并不难,可见,孔子所说的“色难”,实际上是指世人的行孝难以达到既符合孝道礼仪又心灵快乐的礼乐合一的最高境界。在韩剧中,我们发现,剧中人物的行孝并不是一种苦不堪言的负担,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精神上的追求,因而在气氛上能达到礼乐合一的和美境界。
    在《加油!金顺》中,金顺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和奶奶相依为命,刚结婚三天丈夫就出事故了,一个人带着孩子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刚开始婆婆百般刁难,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公公婆婆,早早起来给家人做完早饭才上班,勤奋工作,终于感动了公婆全家。更难得的是,在得知亲生母亲身患重症的时候,把自己的肾脏捐献给了母亲。金顺的孝是内外合一的,她的结局也是和美的。
    在《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四十来岁的爸爸是一家之主,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下班回家要先到父母那里请安,听听妈妈的唠叨。儿女们放学回来也跟他问好,报告一天的情况,晚饭一开,一大家子围着热腾腾的桌子,家长里短说个不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幅和美的家庭图:唠叨的老奶奶絮絮不休,憨厚的晚辈耐心地听着,好和谐,真温馨。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孝道思想曾经被长期宣扬,《礼记·郊特牲》中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类的孝行植根于“我从哪里来”的本源追认,所以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孝”被推崇到了极致。在孔子看来,“孝”大于国家的法令,为了行孝,即使是“子为父隐”的枉法行为也值得去做,而且应当得到肯定。“孝”作为人伦关系中的道德范畴,自然也高于个人的权位与事业。《孟子·尽心上》:“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在孟子的假设中,舜为了行孝,将会视弃天子之位如敝屣。由于儒家的极力推崇,再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强化和利用,传统的孝道思想步入了背离人性的歧途,甚至出现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极端观点。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人们开始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五四运动将这一思潮推向高峰,传统的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一齐被否定,造成了长期以来国人对孝文化的片面理解。而韩剧却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他们对于孝文化的独到理解,让我们看到,人类的孝行为是那么美好,那么温馨,那么和谐,像交响乐一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笔者以为,这是韩剧在我国迅速走红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