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忠君忠国 [复制链接]

1#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分享 转发
TOP
2#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通译】
鲁定公问:“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各自该怎样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按礼来使用臣子,臣子应拿忠来侍奉君主。”
【解义】
其一,君臣难处。君臣关系最难相处,在于公权最高峰。这最高处,上无进途,下无退路,身后万丈深渊,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金口一开便成“奉天承运”,不能不观色而言,很难免“事君尽礼,人以为谄”[3.18]。臣观君,伴君如虎;君观臣,使臣难公。怎么解决?孔子提出了一条总则: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其二,君礼臣忠。家天下的至权没有办法约束,孔子应该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极力倡导“复礼”。至于忠,是孔学核心思想之一。孔子之忠,是人际朋友之间的忠信,忠实,忠诚,这在《论语》中反复被强调。孔子的“臣事君以忠”,是忠于职守,忠于事功,忠于仁治。子路问事君,孔子说:“勿欺也,而犯(犯颜直谏)之。”[14.22]显然,孔子的忠君,有一个是非善恶底线。
其三,君臣之则。仔细考量,在家天下的政治现实,如何保持政治尽量清明,的确只能依赖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君臣秩序。孔子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为这个君臣秩序制订了政治规矩。平心而论,这不失为家天下,既利家国又利百姓的政治准则。尽管这个准则是以君主明智为基础,但也只能如此。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朝的兴勃亡忽,一代又一代地证实了这一点。
【启示】
孔子一生唯一的一次出山参政,是在鲁定公时期。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历时五年,前501年(定公年),孔子为中都宰,卓有政绩,随后屡迁,升为大司寇,摄相事。“夹谷之会”是其为政峰巅;堕三桓城失败,导致定公进一步走向傀儡,孔子自己也被挤出政坛。孔子回答鲁定公问政与孔子,应该是孔子参与辅政的这五年。孔子的回答,既是对其时诸侯争霸下君臣无序开出的无奈药方,也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终极治道。
“臣事君以忠”,是以“勿欺”“犯颜”的事君原则为底线的忠君,而不是愚忠,盲忠,不是“为悦己者容”的秀忠,更不是助纣为虐的恶忠。但是,孔子的为臣尽忠的思想,并没有成为封建社会的政治理念的主脉,而是走向了反面:由忠信、忠义,沦为效忠、盲忠,乃至秀忠。如此忠君,也就失去是非,混淆了善恶,盲目效忠也就成为古代中国挥之不去的阴霾。
孔子从君臣关系看到了周礼的规定性有问题,才提出这个“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总原则。如果,把“礼”界定为平等待人,把忠界定为忠信道义,孔子的君臣之道则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参考资料:《微国学丛书-劝世忠言-我说论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