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诚信的理解 [复制链接]

1#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而诚信则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 。“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从字形上分析,信字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后来,由于私有经济和私有观念的发展,原有的纯朴的社会被逐渐破坏。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得不订立誓约。但誓约和诺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慑力量维持。春秋时期,经儒家的提倡,“信”始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并对“信”作了较详尽的论述,他认为“信”要求诚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现,主要是交友之道。他说:“以实之谓信”,其说与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里,诚与信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信,诚也”,“诚”与“信”的意思十分接近。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国家的领导者依靠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去团结人民。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

分享 转发
TOP
2#

人无信,不能立。在当今社会,诚信仍然是非常可贵的。企业讲诚信,它就可以在众多竞争对手中立足,个人讲诚信,他就可以赢得好的人缘,好的信度,他自己的成就也会提高。在人人讲诚信的社会里,我们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TOP
3#

       诚实,讲信用,这就是我对诚信的理解。诚信,早已成为古人推崇的美德,它沐浴了盛世的阳光,经历了专制的铁蹄,流传至今。诚信不可抛。

  诚信,对于人类,或者,说得具体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极其重要的为人准则。诚信之于生命,正如同珍珠之于贝壳,那么晶莹剔透而凝重;如月亮之于夜幕,那么明亮皎洁;如山雀之于森林,那么生机盎然。我喜欢这凝重,这皎洁和这盎然的生机,所以我一直被诚信的美德所带领着、引导着、感动着。

TOP
4#

“诚则动人”。《孟子·离娄》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意即在人际关系中,只有以诚相待,才能感动他人,以真心换得真心,以真情换得真情,得到众人的帮助。
TOP
5#

诚信,如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沐浴那友谊的阳光。
TOP
6#

诚信是福

诚信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德,是一种品质,在我们这个人文社会,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要讲究诚信,诚信是福,一个拥有诚信的人不管在事业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会取得成功,所以诚信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一项方面。

诚信是讲究方方面面的,商业、工作、生活、交友……都要讲究诚信,人们需要诚信维持关系;商业需要诚信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维持与其它公司的合作。诚信可以使他人对自己有好感,诚信也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得到提高。诚信小到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提高,大到可以使自己一举成名。诚信能够帮助自己取得在事业上的成就,也能取得在生活上的快乐。

诚信不仅是说,也要行动,学会诚信还要学会谨慎,不能对他人坦白对自己对他人不好的事,一颗诚实的心还需要谨慎,谨慎他人,当别人信任自己时,也要小心。诚信需要坚持,只有坚持才会提高,有一个成语叫做日行一善,我们也要做到日行一诚,只有坚持才能保持自己不变的品德,在诚实中可以改善自己的身心,磨练自己的耐力,这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吗?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一个守信用的人往往会被他人所接应。诚实需要勇敢和谨慎,信用需要坚持和完善,只有做到这样,自己才能完完全全的是诚信的人。

诚信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欺骗他人、不守信用,一个无诚信的人就是丧失了品德,是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可以说就是骗子,这样的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信赖,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这样的人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不管我们在哪里,都要具备诚信。

诚信需要经得起诱惑,无论是多大的利益,只要是违背诚信的都不要去做,如果做了,会对自己将来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无诚信比起来,诚信要好得许多,既然诚信好,我们为什么又要去选择无诚信呢?

诚信已成了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品德,诚信能完善我们自己,它对自己、他人都有好处,搏得信任,博得好感,博得事业上的提高,博得生活上的进步,这些比无诚信要好上许多。懂得诚信,做好诚信,改善身心,利益如流,也就是说诚信是福。
诚信是无形的力量 守信是无形的财富
“诚信”这两个字对于那些贪而无厌的人会对它置之不理,正是这样的原因,讲诚信的人才会受到更多的人刮目相看。对于它非常重视的人,才会喜欢他。你可别不信,我可是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记得有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和妈妈到遂昌的一位阿姨家玩,妈妈骑着自行车,我坐在后面,正吹着风,闻着从远处飘来的香味,正当我最高兴的时候,突然自行车的后轮胎随着一声——“哧”的声音,我感觉到了车出毛病了,妈妈只好停下来,把车拉到一个修车的店里。

修车师傅是一个身穿朴素衣服的老人,他修车的动作是那么的灵活,而又那么的仔细,我想他肯定是一个心灵很美而且又是一个很善良的 人。一会儿,车修好了,我和妈妈推着自行车就走了,到了一家店里,妈妈说买一点汽水解解渴,正在掏钱的时候发现钱包没了,那可有好几百元钱那?这可怎么办?我们就像热窝上的蚂蚁——团团转。

正在这时,从远处看见一个人跑过来,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刚才那个修车的。他手里拿着一个钱包,那不是妈妈的钱包吗?走近了,修车师傅气喘吁吁地说:“朋友---你的钱包-----掉在我那儿了------。”说着把钱包还给了我妈妈。我妈妈连忙说“谢谢。”修车师傅说:“不用谢”,转身就走了。我望着他的背影。心想:他是多么的高尚。

诚实守信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在世上 ,如果失信,我们会走的很远,但我们却找不回家。这些都是书本上我们学习的诚信之声,然而,我现在才真正的明白它
TOP
7#

诚信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讲信誉、守信用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也是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那么他所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或是对社会缺乏号召力和响应力。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一个企业有了良好的诚信才会树立好的品牌效应。一个政府只有有了好的公信力才会得到人们的信任,才能顺利的展开工作,人们才会配合。
TOP
8#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可以说,“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

TOP
9#

友谊之花开在彼此的诚信中,种在彼此的尊重间,长在彼此的理解里,它如同一株快乐的兰花,在彼此的心田里,拥有着蕙质的香气。人世间正是因为有了如此的友谊,才会嬴满幸福。
  当没有了诚信,没有了尊重,没有了理解之时,再艳丽的花也会枯萎,再浓郁的香气也会淡然,无论是用多年精心浇灌的花朵,顷刻间夜活花落茎蒂。
  本来我们的友谊之花开的是那样的灿烂鲜艳,但由于你的欺骗,伤害,结束了多年的绽放,不再花香四溢。
  别把朋友当作傻子,欺骗的行经一旦在心中隐藏,终究一天会在有阳光的日子揭露。
  别把朋友对你的善意,当作是施舍你的恩惠,那只是在你落难的时候,我们对你伸出的温暖双臂。
  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价值连成的东西,却永远买不到真诚的友谊,算计朋友,等于在算计自己。
  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品。
  当言行不一,品质扭曲时,再深厚的友谊也会被你虚伪的本质稀释成一杯白开水。
  朋友们都这样说你: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张嘴了。也就是说,你已经落难到了连最起码的真诚友谊也被虚伪的心灵吞噬的干干净净。有的只是所谓的豪言壮语”“甜言蜜语”“信誓旦旦
  当一个人的品行在朋友的心目中没有了分量时,那残留在生命的感觉,高尚的情感也荡然无存。没有了诚信,友谊之花不再开放,那就是一种伤害,一种背叛。
  你常对我们说:你有困难,让我们都能理解你。当你美女簇拥,花天酒地时,想到过自己困难难吗?想到过心中还有那份纯纯的友谊吗?你怎么就不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的难处呢?你好自私啊。
  但愿人长久相识多年的我们,感觉路越走越窄,越来越陌生,还能相持到多久?我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存在我们彼此心间的只能称其为一帘幽梦,一帘被时光阻隔的幽梦。
  每个人都期盼纯洁的天真的友谊,我们都在用一颗善良的心包容这份友谊,我们都在用彼此的爱与友谊相会,而你呢?从此地到那方,把身边每一个呵护着你朋友的心欺骗的伤痕累累,在滴血,在流泪。
  选择逃避真的是那样释然吗?生活就是如此这般的现实,你忘记以前的承诺,忘记你做人的坦坦荡荡,真诚面对。醒醒吧,逃避不是最好的办法,让朋友重新审视你,让时间来证明你的诚信。

一首《友谊之花》的诗到处了所有人对朋友的看法。诚信在,朋友在。诚信亡,朋友亡!

TOP
10#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

TOP
11#

     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么在社会中将无立身之地(如,狼来了那个小孩);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本,一个企业失去了诚信那么它很难在竞争中获胜(南京冠生圆);诚信是城市的立市之本,一个城市失去了诚信那他很难与其他城市合作交往,自身也很难发展;诚信是国家的立国之本,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了诚信那他将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国家和民族,很难在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