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诚信的准则.5 [复制链接]

1#
5、言行一致


  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是「国宝」;如果「口言美,身行恶」,那是「国妖」,是君子所不取的。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从前孔子对于人,只要听了他讲的话,就会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孔子对于人,当听了他讲的话后,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为。在这里,孔子肯定道德实践是评价诚信品格的标准。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邱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分享 转发
TOP
2#

信用首先是个人的一种行为,一种履约的能力。诚信是一个偏正词组,是中心词,是修饰和限制的。所以,诚信的核心是信。诚者,天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含有真实之意,孟子把诚看作是自然规律,人们偏好诚也是合乎人性的。诚信是重复博弈的结果诚信,并非人们自觉自愿的选择,而是出自自身利益的需要,是人们在交易中重复博弈的结果。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行动中,一个人的成本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的收益;一个人的收益又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成本。外部性与诚信有密切联系。外部性因交易而生,交易却因诚信而立。

TOP
3#

诚信

记得哪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就是“诚信”,能够成为举国大考的重头题目,为上亿民众热议,不能不说这个“诚信”的炙手可热了。


最常见得就是商家的“诚信”,于是变有了一块快金光闪闪“诚信商户”匾额高挂与街头巷尾的景象,远远看去,也甚是繁华,只不过如是真的诚信,又何必这么大张旗鼓,公道自在心中。

TOP
4#

所谓“信”者,是个真实无妄底道理。([]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讲礼记序说》)

译:“信”就是真实,是没有任何欺诈和虚假的道理。

信,作为我们生活交往中一项最基本的原则于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与他人交往必须遵守的一项准则,一个人的信用就决定了他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尤其对于商家而言,诚信二字更是衡量一个商家好坏的标准之一,试想,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有谁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没有信用的商家,有哪个顾客愿意光顾,又有谁愿意与之合作?因此,人活在这个世上就要讲求信。

TOP
5#

           其实“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一个讲信用,讲诚信的人才会为人所尊重。

          还记得小时候那个《狼来啦》的寓言故事,人的耐心是有限的,一次不讲信用可以理解,两次不讲信用可以接受,但是次数多了呢?当被贴上“不讲信用”的标签后,再来后悔,晚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