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信”观念与个人修养问题浅谈
在当今一些人所谓的“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本文试图以《论语》“信”字为切入点,揭示“信”与社会个体道德素养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以笔者的眼光评判《论语》所蕴含的人生大道理,以使读到本文的读者对国学经典《论语》有一点新的认识。
“信”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历来有很多典范,如曾子为子杀彘,《论语?学而篇》就谈及曾子的一段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作为孔子的学生,除了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复习夫子传授之学业外,就是反省自己,今天是否严守“忠” 和“信”了,可见一个“信”字在其心中的位置。其实,曾子所谓“忠”和“信”并不单指道德规范,“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篇》第二十五章),可见,曾子每日三省之事,也就是孔子所授之业,至于“行”为何未“省”,因其所学之“文,忠,信”皆需以“行”成之,不“行”,则“文,忠,信”也就无实践之意义。个人道德修养是需要以行动来展现的,不能只停留在清谈的层面上,因此,孔子主张“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第二十章),将“信”与“行” 联系起来,说出的话要讲信用,说到做到,并且做的果敢历练,不拖泥带水。孔子太看重“信”,他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二章),人而无信,其何以行之?故孔子在《学而篇》、《子罕篇》、《颜渊篇》均阐述“主忠信”三字,以使后生晚辈时刻将“忠”和“信”放在人生的主要位置,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篇》第七章)。
孔子讲“信”,并不是在形而上的层面上讲,而是使其回归尘世,回归生活本身,使其成为人际交往及社会生活的规范,体现其工具性价值,因此,孔子教育后生晚辈“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学习文化知识都可放在其次,等“行有余力”再说,重要的是要做好“孝”、“悌”、“谨”、“信”、“泛爱”、“亲仁”这些事情。另外,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说了一句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篇》第七章)。这里讲了“五伦关系”中的四个,其中讲到与朋友交往需要遵守的一个规范就是“言而有信”,即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仍然是交友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