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钱文忠:国学真的热起来了吗 [复制链接]

1#
满怀热情地重拾、追寻、学习、珍爱、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将之一股脑地装到贴着“国学”这个标签的篮子里,却丝毫不顾虑这张标签的模糊与可疑

最近十年来,我国内地兴起了一股来势汹涌的“国学热”。这股“热”绝对不仅仅只是一种感觉,而已是切实可见的社会现象:电视上的“国学”节目掀起收视热潮,报刊上的“国学”文章连篇累牍,书架上的“国学”论著触目皆是,社会上的“国学”讲座此起彼伏。更不必说大学了:各种各样的“国学”课程列入课表,各种各样的“国学班”广招学生;以培养未来“国学”大师的“大师班”早已经在不止一所大学中出现;“国学”进入了中小学,乃至学龄前教育,很多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能够将《三字经》、《弟子规》等倒背如流备感骄傲……

首先,我必须表明我的态度:毫无疑问,上述现象都是可喜的;最起码,这说明我们对按照时下做法,统归入“国学”名下的传统文化开始珍惜和热爱。其次,我也必须表明我的担忧:我们对这股“国学热”的背景是否有足够清醒和理性的认识?“国学热”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一些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对“国学热”背景的认识是不够清晰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国学热”都应该是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假如不太健忘的话,今天40岁左右的人应该清楚,在距今30年前,“国学”是什么形象和地位。至少,我们绝对不能说,“国学”在当时的形象是正面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应该还都记得,就在短短的30年前,中国人是怎么称呼今天又恢复了圣人地位的孔子的吧。除了梁漱溟先生、吴宓先生等极少数人外,数亿中国人中的绝大多数难道不都是直呼“孔丘”其名,甚至直斥其为“孔老二”的吗?

这个例子足以说明问题。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程度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并不为过。我们生活在今天,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是,恐怕未必有多少人明确地知道,这30年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最近有一本好书,是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由复旦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编写、著名传媒文化学者曹景行先生主编的,书名叫《亲历》,副标题是 “上海改革开放30年”。这本书通过上海改革开放30年中发生重大影响的若干关键事件中的关键人物的口述,来感性地重现历史性的事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的序言。这篇序言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有关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

一是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就。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67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十,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体。进出口贸易总额,2007年是1978年的105倍多。1978年一年的劳动所得只相当于2003年的11天。

二是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在1978年是2.5亿,2007年已经降低到不到1480万。在这30年里,中国人口增加了5亿,却还能够基本平稳地达到初级小康水平。

三是在短短的30年里,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三个巨大转变。

这些数字是活生生的,极其具象的。或许我们会将上面这些文字带给我们的震撼感受自我局限在经济生活领域。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问题大概不会那么简单。中国在30年时间内,经受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所被改变的难道仅仅是经济生活吗?

绝对不是。事实上,在如此巨大的变化下,我们的一切,包括文化心态在内的精神世界也不可避免地被改变了。只不过,文化心态和精神世界的改变远比经济生活的改变更为复杂。30年间,我们在这方面的改变呈现出来的是非常独特,甚至可以说是奇异的态势。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重新树立起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文化自豪感。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从漠视到重视,从批判到肯定,从贬斥到尊崇。“月亮是西方的圆”已成陈词滥调,在当今的中国恐怕是不会有什么大市场的了。我们开始满怀热情地重拾、追寻、学习、珍爱、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将之一股脑地装到贴着“国学”这个标签的篮子里,丝毫不顾虑这张标签的模糊与可疑。

然而,我们同时也发现,不管我们怎么努力地去亲近自己的传统文化,或者暂且就算是“国学”吧,却在身心两方面都无法拉近和它的距离;更令人担心和不安的是,我们似乎还不能抗拒和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大趋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传统,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我们拥有足够的历史感。缺乏历史感的一个证据就是我们有个习而不察的“心魔”,我将它称之为无来由的狂妄

我曾经在很多场合,面对总数近万的人做过一些测试,请大家在自己身上找出一样属于“传统文化”的东西来,穿的用的都行,结果是毫无例外的失望。我还请数量不少的朋友,不要思索,在第一时间凭本能反应举出心目中认可的、没有争议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文化价值,结果还是毫无例外的失望:大家举出的无外乎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等等。于是,问题更加显现出来了,为什么从我们的脑海和意识里竟然不能在第一时间涌现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恕”、“孝悌”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呢?

我们应该坦然地承认,改革开放并没有义务来保证“国学”篮子里的传统文化将毫发无损地得以复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假如我们想弄明白,何以出现上述令人茫然失措的情况,我们恐怕不能将我们的目光局限在这短短的30年里,而必须有更长程的考量。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传统,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我们拥有足够的历史感。特别是在当下,缺乏历史感的一个证据就是我们有个习而不察的“心魔”。我把这一“心魔”称之为无来由的狂妄:我们不是拥有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吗?我们不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的健在者吗?我们或许没有足够的能源,比如石油,但是,我们绝对不会缺少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我想,有识之士大概都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自信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