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的思想 [复制链接]

1#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大致可分为两个大部分:关于道的本体论,建基于道的政治论。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贯通的,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建立起其哲学思想体系,以下将一一分述。


公元两千多年前,科学很不发达,这决定着老子的宇宙论只能以经验为基础,做逻辑的思辨而推出世界的本源,宇宙的起始。作为万物的本源必然是包含万物,而大象无形,故而本源一定是极大无形,因此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确立道为其哲学之最高范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化生万物。凡事物,皆是以形定名,道无形无状,故而无名,由此老子开篇即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化生并且长育万物。而道无形无状却能生成万物,这是因为“道”并非绝对的无,而是有所蕴含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精神与物质的绝对统一尚未分离之时便是道,它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道的特征也是从观察者本身出发进行描述的,即不可见、闻、搏,并谓之玄。道的运动方式是老子朴素辩证法的体现,“反者道之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皆是无生有,有反无,故而道的运动方式是一种循环往复的状态,故而能生生不息。


老子的政治论体现为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蕴含着丰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意识到,万物总是相对相生,作为矛盾的统一体而相互依存,“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福相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物壮则老”等等。这就形成了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看对立面,并且在对立中找到发现事物生成的原因。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烽烟四起,戎马生于郊,兵戈大得其用,,同样是一个躁动的时代,人人皆欲得其用,有所施,“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国家图强,任人唯贤,使得大批下层知识分子得到任用,而是曾经的贵族却相对没落,老子说无为这里面大概也有作为一个曾经阔过,而要恢复原样的因素在内吧。


然而更明显的是老子用对立的思想,看到了无为胜有为,动不如静,不争胜有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与不美,善与不善,同门同根,是相对而言的,故而不应偏举,那么就应该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要“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无为,是崇“道”思想的体现,“道恒无为,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老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比附,他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烧火时,炉子里要空,风才能进去,火才能愈大,其中无,反而有不尽。又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具体来说,老子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只有让人民不用智,不为巧,才能全其本性,顺之自然。然而道之不存也久矣,老子认为必须有圣人出来,善其善与不善,信其信与不信,统一思想,使人民复归于淳朴,“圣人在天下,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可是启民智难,灭民智也难啊,想想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启民智,流了多少血,现在大力提倡教育,不也是启民智么,并且还并不十分成功,对于人们已经知道的那么多知识,道理,要说再回到无知无欲的状态,圣人且不能,再要所有人都回到无知无觉的状态,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老子也意识到,在一个人欲才刚刚膨胀的时代,这种思想被统治者接受实在太难,故其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又好比当今社会,也是一个欲望大爆炸的时代,人缺少约束,要他不要太执着,名利富贵全是过眼云烟,何其难也,有了名利富贵,感官就能得到极大的享受,可以过逍遥快活的日子,教人清心寡欲,无异于教一个人去过苦行僧的日子,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两者相较,自然人人都愿取前者。


在政治上,要不重刑名法令,不任名以号物,在简不在繁,不能设立更多的官制法令,颁布更多的政策,以做到不扰民。君主不要大肆铺张浪费,穷奢极欲,轻赋薄税,“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要做到“无政可举”,为政闷闷。在经济上,老子主张重视农业,唯独农业生产,最能体现无为自然的思想,“治人事天,莫若啬”。在军事上,老子具有明确的反战思想,但是他并不反对必要的战争“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在最后,老子描述了他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觉得老子的想法有其合理性,有可以实现的部分,古代中国社会的最稳固的统治基础是以血缘为关系的宗族集体,在老子的那个时代,尚是人民少而鸟兽众,地广人稀,人民其实仍是十分淳朴的,如果不是为政者的剥削压迫,人民生存仍是相当容易的,正如老子所说,正是尚贤,贵难得之货,等等将一些好与坏的事物截然对立出来,百姓没有接受教育,尚是非常无知的,淳朴的,受着自然法则的支配,而正是为国者的有为而使人民丧失其自然本性,使事难为,功难成,要使人民顺其自然还是有其成功的可能性,毕竟两千五百多年前不同于现在,那时的人民尚未开化程度相当高,在生存本能的支配下而生活着。故而老子强调为政在乎圣人作,自上而下,顺道而行,那么就可以成功。由此老子又给出了为圣之道。


成为圣人,也必须按照道来行事,就是要使自己能够恢复自然本心,使心不为外物所役使,方可以天下托之,“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无物可以损身,故曰爱也(王弼语)”。圣人不应当为仁为义为礼,而要为道,因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是以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就是圣人为无为,事无事。老子同时强调要图难于其细,图大不为大,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圣人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之下,老子又提出了“德”的概念,德分上德下德,上德无为,下德有为,德没而仁义礼出,德是道在价值论上的体现,是道之外最高的体现,德体现道,通过德,使人民复归于道。


综上述,老子的思想从道出发,指出治国在于为道,为道在于圣人,圣人在于修身以德,以道,然后为天下浑其心,使民复归淳朴本性,亦即复归于道。至此,浑然一体,自成体系,虽洋洋五千言,其内容之丰富也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