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讨论]礼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读《晚周礼的文质论》 [复制链接]

1#
“礼仪之邦”,向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称谓;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梅珍生博士的新著《晚周礼的文质论》,将睿智的目光投注于晚周时期,从“文”与“质”这对基本范畴入手,对晚周礼学思想的哲学内涵准确进行把握,并做出深刻的分析,拓展和深化了中国传统礼学的研究。
  该书借鉴现代语言学的分析方法,从纵横两条线索,对礼的一般特性和诸子关于礼的思想作了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分析。
  上编着重从共时性的角度,对礼制、礼器以及礼仪活动中的主体行为蕴涵的礼意,作了细致缜密的辨析,并对礼的特性作了恰当的把握,这为晚周儒道两家礼学思想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该书博引以“三礼”(《周官》《仪礼》《礼记》)为主的众多古籍资料,并适度吸收、运用人类学、考古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成果,从分析礼的类型中最具代表性的祭礼入手,其中又以郊天、社稷、宗庙三种祭礼为典型,追溯其来源,探析其礼意,凸显其中蕴涵的人文意义,揭示周礼的精神特征。同时,对礼的数度与礼意的显现与被显现关系的揭示,对恭敬撙节退让的行为的探究,决非饾饤琐碎。在笔者看来,该书的这部分内容,通过对礼三个基本要素(仪式、器物、人的活动)中“文”“质”范畴的把握,显然有别于对礼的概念化演绎,也不同于传统形态的“名物考据”,而是因“器”探“礼”,由“器”索“道”,这对于礼的深层意蕴的揭示,无疑具有拓展视野、深化思想的作用。
  下编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更为宏阔的视野,对晚周时期儒道两家的代表性哲人的礼学思想进行精细研究。礼学思想,是哲人对礼文化的思考,所思不同,所重必异。那么,对晚周礼学思想杂然纷呈的复杂性,应如何恰当把握呢?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礼的“文”“质”这对极具涵盖性的范畴。在分析“文”“质”范畴的过程中,借鉴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概念,将礼区分为“文”与“质”两个层面,将宏观的礼乐制度区分为“重文”与“重质”两种类型。该书通篇围绕“文”“质”来反观礼的本原面目,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礼学研究思路。
  通观《晚周礼的文质论》,可以发现,该书从“文”“质”入手,探讨礼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这给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礼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尤其是该书对儒道两家礼学文质观的整体研究,使该选题具有学术前沿价值。书中对礼的“文”“质”之间显现与被显现的揭示,表现了作者缜密的思辨力。作者对先秦经典文本的精细解读以及对现代西方学术的领悟,表现了作者具有较好的中学素养与开阔的西学视野。书中观点独特,新见迭出,论证严谨,可以称得上是拓展与深化礼学研究的一部力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