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法
儒家主张礼治,以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即礼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同
法家主张法治,以同一性的行为规范即法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原是对立的。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代,儒、法两家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抨击对方的学说,互不相让。秦、汉法律都是法家拟订的。
商鞅的秦法渊源于魏
李悝的《法经》,
萧何定汉律又承秦制,为法家一脉相承的正统,完全代表法家精神,为
儒家所不能接受。
汉武帝标榜儒术,法家逐渐失势,
儒家抬头后,开始以
儒家思想改变法律的面貌。汉儒在这方面的努力,主要表现在撰写法律章句来解释法律和以经义决狱两件事上。据《晋书·
刑法志》,叔孙宣、郭令卿、
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断罪所当由用者合26272条,7732200
余言。以经义决狱者有
儿宽、董仲舒、应劭等人,将
儒家经典作为判罪量刑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在司法上发挥了实际作用,意义重大。自魏以后,
儒家参与制订法律,他们更有机会将体现儒家中心思想的礼糅杂在法律条文里,使法律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深远。商鞅定异子之科,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与“父母在,不有私财”的礼背道而驰,为
儒家人物贾谊等所深恶痛绝。魏时除异子之科,使父子无异财。《
周礼》有
八议之说,魏始以八议入律。自魏、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直至隋、唐、宋、明,皆载于律,到了清代才不复引用。《
礼记·王制》:“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
儒家自来主张亲亲,重视尊卑、长幼、亲疏之别。
晋律“竣
礼教之防,
准五服以制罪”,开后代依服制定罪之先河。北魏定犯罪留养祖父母、父母之条。为了体现刑不上大夫的精神,又有以官爵当刑的规定。留养之法为历代所遵行,官当亦为隋、唐、宋所沿用。《
周礼》不孝为乡八刑之一。《
孝经》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北齐列不孝为
重罪十条之一,犯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隋采用,并置十恶条,自唐迄清皆沿用。北周完全模仿《
周礼》,法律全盘礼化。但因《
周礼》不合实情,不能适应当时环境,所以隋承袭
北齐律,兼采魏、晋刑典,而不采用北周之制。翻阅因袭隋律而修订的唐律,更可完整地看出有关礼的内容。除八议、官当、十恶、不孝、留养、按服制定罪等条外,还有不少条文是来源于礼的。礼,子当孝事父母,于是子孙违犯教令、供养有缺成为专条,徒二年;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父母老疾无侍、委亲之官徒一年,并免所居官。礼,父母之丧三年,于是匿不举哀、释服从吉、冒哀求仕、居丧生子、嫁娶、兄弟别籍异财皆有罪。《大戴礼》有七出、三不去(见封建
婚姻制度)之文,于是成为法定的离婚条件,应去应留皆以礼为根据。
儒家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于是律许容隐,不要求子孙作证,更不许告祖父母、父母,告者绞。
荀子云:“礼者养也”,《
礼记》云:“
礼节民心”。
欲望的满足,物质的享受,都区别贵贱而有所制约,详细规定于
礼书中。唐律于是规定营造舍宅、车服、器物及坟茔石兽之属于令有违者杖一百,并令改正。以上种种规定,都足以说明礼在法律上的重要性。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唐律一准乎礼。”以礼入法的过程亦即法的
儒家化过程。始自魏、晋,历
南北朝至隋、唐而集其大成。《
宋刑统》沿用唐律,明、
清律亦深受唐律影响,除官当外,上述有关礼的规定大体保留在法典中,只是处分有所不同而已。
以礼入法,是
中国法律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法律因此发生了重大的深远的变化,礼成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法律为礼教所支配的局面。古人所谓“
明刑弼教”,实质上即以法律制载的力量来维持礼,加强礼的合法性和强制性。礼认为对的,就是法认为合法的;礼所不容许的,也就是法所禁为、所制载的。诚如东汉廷尉
陈宠疏中所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
相为表里者也”;明
丘濬《大学衍义补》云:“人心违于礼义,然后入于刑法”。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
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
“礼”原是宗教祭祀
仪式上的一种仪态,《
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可知,“礼”原来并没有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方面意义,在
阶级社会出现后,人类开始有等级之分,宗教祭祀也随之出现了身份的限制和区分,于是,作为宗教祭祀仪态的“礼”便开始具有了社会身份区分的内容。逐渐转化为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种身份制度。
自从有了
人类社会,礼就产生了,它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用外之物以饰内情,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二、
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三、礼意。它是由礼物和
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这就要求礼物和
礼仪必须适当,在逐渐完善的礼曲实践中证明为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最迟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但是,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社会制度,则是周朝初年的事情。周朝初年,周
武王伐纣灭殷,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
周公便在
殷礼的基础上,重新制订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度化,系统化。
我们说的封建
礼数的“礼”有着作为政治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两个方面的属性,作为等级制度的“礼”,强调的是“
名位”。也就是
孔子所谓的“
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
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
在“礼”两个方面的属性中,等级制度为“礼”的本质。而伦理道德方面的属性则为等级制度的外在显现。封建礼数实际上是通过向人们灌注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把这些外在于人的伦理
道德观念变为人的内在需求,去束缚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把人们变为统治阶梯的忠实奴仆,以达到维护
封建等级制度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封建礼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不二法门。
自从民国以来,
中国的
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再受到“礼”的约束,甚至把
儒家文化等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
儒家文化中占据相当分量的高尚的东西,我们还是要继承并发扬;而在另一个方面,西方的文明也不见得完全像我们所见所闻的那样人性。随着
中国的一步步发展,“礼”无与伦比的魅力必将会再度大放异彩,使世界眼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而中国当然就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度。可以说,
中国的形象,将会因为“礼”而更加亮丽,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