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道德仁义礼 [复制链接]

1#

 老子讲的是道德,所以有道德经;孔子讲仁,仁者爱仁;孟子讲义,所以舍生取义;皇权需要礼,礼是一种秩序,是一种规范。


  我们所谓的道德,实际是两个方面,道和德是分开的。所谓的道德经,实际上是由道经和德经组成的。


  何谓道?道,甲骨文上是一条路,上面有一张脸。其实老祖宗已经告诉我们了,什么是道,道,简而言之,面之所向,心之所趋,即为道。听起来很简单吧,你的目标,你追求的方向就是你的道。这个道,有正道,有邪道;有光明大道,也有羊肠小道。你选择了你的道,也就是你选择了你人生追求的方向。故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心而为,率性而为,这才是真正先贤圣祖的行为,比如遂人氏的钻木取火,神农的尝百草,种五谷。即法天地之道,不为私心所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所称的三皇就是指的是女娲,遂人氏与神农,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尊重他们,但是中国历史上,文献正式承认的政治首脑却并不是他们。他们率法天地之道,走的是圣人之路,其道如水——“上善若水”,其心宠辱不惊,所以能法天地之行,追求的是整个族群,或者说是整个国家,所以只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何谓德?德,甲骨文上是一条路,上面有一个直字。老祖宗的意思是延着一路直着走下去,实际上,德字是一个通甲字,古代也念直的。我们俗语说德行,意即,你做的事,你的行为即为德。所以我的理解,德,即为你的行为,你的作为,即为德。以德服人,就是以行为让别人佩服。至于你心里是否有阴暗面,我们暂且不管,一切看结果。所以德落后于道,排名第二。比如五帝黄帝 、颛顼、 喾、尧、舜,黄帝以暴力手段统一,行为的结果是好的,国家统一强大。因为有了国家概率,那么开始就进一步有了斗争和秩序,他建立了一些秩序等等。而颛顼、 喾,这两位,我翻了半天史记,实在也是找不到这两位有什么大的作为,除了继续平判——杀掉搬山平地的共工,还可能干掉了几条经常吃人的蛇(龙)。还有就是到全国各地转了一圈,进行了深入的基层调研,选拔了部分人才,使国家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而有序的发展。五帝里值得说一下的是舜,舜是一个能干的小伙,但生在一个老爹不疼,后妈不爱,小弟看他不顺眼的一个家庭,家里一伙人三番几次想着要着他的命,小弟天天惦记着他的媳妇的情况下,他依旧痴心不改地爱着这个家庭,赢得了帝尧的注意之后,得了帝这个工作岗位的。在上古先贤中,他们自然无法与三位皇相比,但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规范了社会的秩序和教育了大家的行为准则。可以说德高一世,至于说他们有没有私心,我们翻翻史记就晓得了,私心肯定还是有的,所以其道不高,但其德甚广。


  老子的思想是无为,其目的以无为求有为,法天地之道,证已身之德,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即为道德,人法天地自然,与天地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如自然界一般,有弱肉强食,但又不过分掠夺,既不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也不违反人性,顺其道而,德自道来而。其实道德是一个很空乏的概念,既没有具体的要求,也没有具体的目的,是一个建立在个人信仰和高素质之上的理想。


  故而,《道德经》之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能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正因为道没有了,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行为,有比较就有鉴别,正因为大道没了,那么就有了仁义,因为有了道德是不用讲仁义,大家都和谐,还要仁义做什么呢?没有道,各种各样的想法都有了,说白了就是为了利益,就开始有虚伪,有人不孝,国家也开始有了忠奸之臣。


  虽然老子也提出了仁义,但中国历史上了爱讲仁义的是儒家的孔孟,因为他们出生在一个最不讲仁义的时代——一个礼坏乐崩的东周时代。这个时代,一切都是乱的,父子相残,兄弟反目,夫妻成仇,叔侄,君臣更不用讲了,甭管有关系没关系,都是在捉对儿撕杀啊,什么乱伦啊,同性恋,鞭尸,吃人肉,自宫啊,凡是你能想到的,这个时代都有,世界上最有想像力的戏剧家都无法想像出这个时代有多么的荒唐。所以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周礼,但一生都未尝所愿。道德是不用想了,如果能稍稍地改变一下,起码有个好一点的行为规范也是不错的,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


  何谓仁?仁者,爱也。仁是孔子提出来的,也是孔子最为推崇的。仁是爱,即为博爱,爱是一种无私的行为,不求回报。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乱的,纯粹是以利益为目的,孔子于是提出“仁”来救世的,那么也就是让大家都爱别人,互相爱,这样就不会有战争,这样社会才不会乱,才能恢复西周那种和谐。推销了一辈子,结果未了也没推销出去。


  何谓义?义,一种对等交换的东西,你对我有情,我对你就有义,说白了就是等价交换,抢那是不行的,有一点秩序的影子。这是孟子最为推崇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生于一个更加混乱的时代——战国时期,父子相残,兄弟兵刃相见比比皆是。仁在那个时代,只会被当作一个笑话,那么只有义这种对等交换的东西还会有一定的价值,所以孟子提出义。义是一个个人对自己部分行为的一个规范。所以论语有云: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


  再后来,仁义也吃不香了,于是就更提出了一种更为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那就是——礼。


  何谓礼?礼,其实就是一种行为规范,一个社会秩序。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上的。古代的礼,就相当于现代的法律一样,有一定的规范,但也仅仅是对于上层阶级,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人们之间交往的行为。礼,从一个心理上的东西,比如敬天地鬼神,从一个仪式慢慢地变成一个表面形式上的东西,这是一个连义也失去的东西。义起码在心理上起作用,是一个自己对自己的规范,而礼,已经退化成为一个表面上的仪式,礼是一个建立在暴力条件下的行为规范,对两个地位相当的人已经没有丝毫的束缚作用。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礼。、 、、”。


  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难免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偏,自己在路上走偏了,自然心也就偏了,也就变得不敢相信人,也不可能爱所有人,那么不爱所有人是必然的,这样的人势必连用汗水换来成果的想法都会丢掉,总会想着一些歪门邪道,走上了歪门邪道,就更不会顾忌什么了,终于你什么都没有了。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了目标,混乱了步伐,自私了心眼,失去了朋友,进入了疯狂,最后也就毁灭了自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