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礼貌 [复制链接]

1#
礼尚往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分享 转发
TOP
2#

中国自古以来多采用儒学思想来治理国家,讲究的就是礼仪,像女子的三从四德。如果人与人交往没有礼貌,社会将成什么样子无法得知,家不像家,国不将国,战争不断,民不聊生。
TOP
3#

礼不仅仅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你自己的尊重。有礼貌,也是有品位,有素质的一种表现。

对一个社会来说礼让尤为重要,只有懂礼才能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TOP
4#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

TOP
5#

三从四德作为礼仪来说很勉强。
TOP
6#

明礼才能行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礼貌不仅体现着个人的修养,更是对别人的尊重。礼貌是要时时刻刻注意的。对待师长更是如此。


不少人认为和家长关系很亲密,于是就和自己的父母不讲礼貌。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父母就是父母,对待父母就应该遵守最基本的礼节。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对父母最起码的礼节。


对待老师更是如此,现在都讲究师生成朋友关系,但是有的人就把这句话理解反了。师生可以成为朋友,但是作为学生,我们要做到从内心尊敬老师。只有在礼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TOP
7#

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说道德教育和礼貌教育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程度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个单位、一个国家的礼貌水平如何,往往反映了这个人、这个单位、这个国家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文明水平。作为在校学生,我们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而礼貌通常是衡量一个人修养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双帮助的双手,一抹温馨的微笑,一次充满爱心的让座······其实,礼貌没确切的边界,只要我们心中充满感激,充满爱,用自己最简单的方式表达。

在学校,同学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只有彼此间的相互尊重,才能创建融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倘若,一个人不具备良好的礼貌,那他的社交网可能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他失去了拓宽自己视野,提高自己为人处世能力的机会。


TOP
8#

我们从小被灌输守礼节、懂礼仪、讲礼貌,做人做事总是必要去讲个“礼”。没有文化知识的人尚且懂礼,然而当今社会中偏偏存在着知识分子知礼犯礼的可羞现象!而这样的例子均出自我们真实的生活。学生讲脏话,偷窃骗人;网络上高科技诈骗勒索;高级住宅里的小资们不认识对门邻居,基本礼仪丢失,人情冷漠,缺少信任。在公共场合肆意喧哗,情侣吵架?发泄郁闷?张扬个性?可总该尊重他人,不要紊乱场面吧。甚至还曾发生过子女们对于赡养老人发生异议额而对簿公堂的寒心事。

我们可以遗忘知识,但却不能遗忘礼仪,时刻谨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TOP
9#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优良的礼貌传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中国历史上的文明礼貌佳语比比皆是,像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等。这些都为后人讲礼貌树立了榜样,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一些革命伟人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礼貌形象,流传下一段段感人的佳语。比如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他在外进行政治活动时就非常讲究礼貌。1985年9月20日上午,当时还是中顾委主任的邓小平同志要接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以往,他总是习惯先点燃一支烟再听汇报,而这天他未抽烟,在座的人惊奇地问其原因,他说:“李光耀总理闻不得烟味儿。”这还是他7年前访问时得知的。还有刘少奇主席对工作人员说的“请”字,对工作人员说的“对不起”,还有周恩来总理给他来开会的代表让停车位,等等。

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些事迹,这些小小的事情会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TOP
10#

“礼尚往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如果人与人交往没有了礼貌,社会将成什么样子无法得知,估计将会发生许多战乱,民不聊生,如果那样,怕是处处都得以法律来约束了。礼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有礼貌也是有品位,有素质的一种表现。明礼才能行天下,礼貌是要时刻注意的。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双帮助的双手,一抹温馨的微笑······,都会让世界充满爱。

TOP
11#

礼尚往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如果人与人交往没有了礼貌,社会将成什么样子无法得知,估计将会发生许多战乱,民不聊生,如果那样,怕是处处都得以法律来约束了。礼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有礼貌也是有品位,有素质的一种表现。明礼才能行天下,礼貌是要时刻注意的。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双帮助的双手,一抹温馨的微笑······,都会让世界充满爱。

TOP
12#

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礼貌是对遇难人的帮助,礼貌是对别人的尊重;礼貌是一句真诚的问候,礼貌是一次亲切的握手;礼貌是守信,礼貌是守时。礼貌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普通。礼貌不等于客气生活中有对礼貌的扭曲认识。人们会觉得,熟人之间若太讲礼貌,就显得太客气了,那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那样岂不是得不偿失。但我必须纠正一下这种错误的观点,礼貌不等于客气。礼貌与客气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礼貌是基于相互尊重并表里如一的,是出自内心的,是真诚的,而客气则往往是不真诚的,表里相悖的,是在社会发展规律下所表现的虚伪。生活中,不管认识不认识,投以一次礼貌性的微笑,也许就会使人记忆深刻,即使是好朋友,出自真心的礼貌会觉得朋友值得交,也就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总之一句话礼貌不等于客气。是的,礼貌不等于客气,不会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会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所以礼貌是非常重要的。
TOP
13#

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礼貌是对遇难人的帮助,礼貌是对别人的尊重;礼貌是一句真诚的问候,礼貌是一次亲切的握手;礼貌是守信,礼貌是守时。礼貌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普通。礼貌不等于客气生活中有对礼貌的扭曲认识。人们会觉得,熟人之间若太讲礼貌,就显得太客气了,那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那样岂不是得不偿失。但我必须纠正一下这种错误的观点,礼貌不等于客气。礼貌与客气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礼貌是基于相互尊重并表里如一的,是出自内心的,是真诚的,而客气则往往是不真诚的,表里相悖的,是在社会发展规律下所表现的虚伪。生活中,不管认识不认识,投以一次礼貌性的微笑,也许就会使人记忆深刻,即使是好朋友,出自真心的礼貌会觉得朋友值得交,也就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总之一句话礼貌不等于客气。是的,礼貌不等于客气,不会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会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所以礼貌是非常重要的。
TOP
14#

称呼语是用来指称自己和别人的词语。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交际者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汉语中的称呼语很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礼貌习惯,可以说称呼涉及礼貌,是汉语言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汉文化中的“称呼”准则是一条重要的礼貌准则,而在英语文化中它不足以成为礼貌准则之一。
  中国人“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在称呼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受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传统伦理、血缘、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的称呼系统远比西方复杂,中国人较习惯于非对等式(nonreciprocal/asymmetrica1)的称呼类型,称呼要讲究“长幼尊卑贵贱”之分,体现出一种权势取向,是垂直式社会关系的标志。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为了表达一种尊敬,也会在称呼年长的人的时候冠以x爷爷、X奶奶、x叔叔、x阿姨、x姐姐、x哥哥等称谓。在社会系统中,更是根据个人的地位、职务等有着不同的称呼,如x老师、x经理、X师傅、x医生等,很少出现直呼其名的现象。而西方社会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和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人们偏爱和崇尚对等式(reeiprocal/sYmmetrica1)的称呼类型,体现出平等的文化取向,是一种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在现今的美国社会,无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越来越愿意相互直呼其名。同辈的兄弟姐妹和年龄相仿的父母辈亲属,一般都是直呼其名。非家庭成员的称呼更为简单,通常对人称呼时只要在姓氏前加上Mr.,Mrs.,Ms.,Miss就可以了。这在英语民族看来是人际关系趋于平等的表现,是体现朋友式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其他文化的人们来说,尤其是对于讲究礼仪和规矩的中国人来讲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