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才是礼仪之邦? [复制链接]

1#
从清末至今,对日本人的“有礼貌”描述不绝于书,这个礼貌和压抑之间有何关联?这就要说到咱们的一位先贤:荀子。


初到日本,日本人随时随地表现出的礼节,确实曾给我以不小的震撼。在站台上,看到人们彼此鞠躬道别或挥手致意;在电车中,看到大家因肢体接触而相互点头抱歉;在商店里,看到服务员热情而亲切的笑容……不论之前对日本的印象究竟如何,这种普遍的温文有礼在很大程度上令人生出对日本的尊重和羡慕。特别是在和中国的某些生活经验对比之下,一种几近自卑的感觉甚至油然而生。

1) 5EI,.此资料来源于:和:风:日:语 http://www.jpwind.com Mxw)v_Xx


在日语学校的初级教材中,前几课就教了“礼仪正しい”这个单词,不用说,是用来形容日本人举止言谈的。这也表明日本人对此极为自豪,乐于在外国人心中加强塑造此一形象。怀有华夷观念的东亚国家都愿意强调自己是礼仪之邦,以建立文明上的优越感,日本民众的礼貌表现则为之大大增添了说服力。


自清末以来,中国人对于日本人道德修养的赞誉之词不绝于耳,即便是在两国交恶,日本对华侵凌不休的时期。不过,这当中的心态倒很值得探究,我以为多数是因恨铁不成钢而痛发牢骚,极少有人深入分析中日两国文化内在的歧异。今日中国大陆的道德滑坡、世风沉沦有目共睹,所以拿日本来说事儿的更大有人在。但我以为尤有必要澄清的是,中国之现状有特殊的成因和责任者,决不能据此便以为日本比中国更加“文明”。以文化角度论,中日之间的现象差异,实际上源于“心”和“礼”的道德观分歧。


中国人讲早期儒家,一般只说“二圣”孔孟,前者曰“仁”,后者曰“义”。此后的圣贤,要数朱熹(“理”)、王阳明(“心”)。一位先贤似乎很受冷落,他就是荀子。中国教科书中对荀子的论述着眼于其朴素唯物主义和性恶论,但荀子的思想核心是“礼”。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也恰恰是荀子。清末,中国知识界曾经有一场“尊荀”与“排荀”的争论,前者的代表是章太炎,后者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不过,双方都把焦点放在了荀子的政治思想上,康梁等“排荀”派更是把荀子攻击为导致中国“两千年专制”的元凶。事实上,荀子在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谱系中从来不是主流,“排荀”派和日后的激进知识分子一样,大嘴放言,怎么偏激怎么说。章太炎指出的荀子的一些思想亮点确实敏锐,但古文大师的影响力大体局限于象牙塔之内。


韩东育的《中日两国道德文化的形态比较》是一篇对此问题论述得比较透彻的好文章,值得有心人仔细研读。他在文中引用李泽厚的观点,即中国儒学仁重于礼,所以“对内在心性的主动塑造和追求远重于对外在规范的严格遵循和顺应。……日本则不然……所致力的是外在理性的建立,即对行为规范、姿态仪容等礼文细节的坚决确立和严厉执行,而并未去着重内在心性的塑造……”韩东育详细分析了荀子理论对日本著名思想家荻生徂徕的影响,即要靠外在的“礼”,而非内在的“心”。荻生徂徕认为:“仅凭口耳说教似的道德灌输和内在良知的自我制御,是不能发挥实际作用的,实际上也是靠不住的。他主张,社会公德的真正建立,需要的不是内在自觉,而是外在训练。”韩东育承认,荻生徂徕“以外化内”的主张通过长期实践确实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这已为后来的历史所证明”,但“公德欲完全覆盖私德,亦难免天真”。


了解了这点之后,着实有茅塞顿开的感受。中国人强调私德,只要心是好的,外在言行可以不拘甚至放诞,微瑕不足以掩瑜。于是,许多人明明缺乏公德观念,却毫不怀疑自己内心良善,“心”成了简捷的托词。日本人强调公德,在外在的言行举止上礼节繁多,哪怕流于虚伪做作,至于内心是否真诚并不注重,“礼”成了便利的装饰。在日本社会中生活久的中国人,常常对日本人的“礼”讥为“虚伪”,倒不仅是怨言而已。


事实上,从前面提到的几个中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态度也可看出端倪。对类似有违公德的事情,否定之的着眼点不是对行为本身的对错进行发自内心的检讨,而是外在的“礼”的层面上给别人“迷惑”。由此我们也就明白,当身处可以不计较别人反应的社会环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战争中的敌国领土上)时,“礼”的约束自然崩解,心中之恶就可毫无顾忌地倾泻而出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