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义的感悟 [复制链接]

1#
义的感悟
      义,是古代人与人交往的源泉,知义莫过于谈《三国演义》,其章可传现到今,可谓义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三国》的文学式表现重在演其“义”,而利的出现则是影响人们在义方面的看法的根本。
我尝闻义利不可在,其尤鱼与熊掌尔,然万物运行皆有变数,故不可一概而论,在义与利面前,极少可舍利而取义,成大义故然利于人,然己已有不利焉,常因此而有不少义士置身于刀下,在文人看来确不可取然乱世出英雄不可以妄加评论其可取或不可取,中庸之道皆以和为贵,厌战了多年的社会亦然需要休息,厌战的情绪自然是会滋长的。
房子是人立家根本,无家则无异于流浪在外,而有的人可唯利斯图能达目的即可用于为事中来,虽不尝涉大义,却也会使人舍小义以取小利。
在关云长看,义为立身之本,其重义之气可于华容道观之,忘恩负义之人必不被人接受。然而重情重义之人自然令人敬畏。在华容道中若非思往日恩惠,安可留曹操于三国中。人心非铁石,而在大义于大利之间少有人成义,而多趋于利也。故在权衡利义时多有人徘徊。
有气魄,则自敢言“大丈夫死可死尔,有何惧哉“,然而在大义与小利间,张允与许远的选择果断不犹,宁死不屈于”小利“,虽是只身却可敌万兵,却其敌军不可过睢阳。此可谓英雄所能为之,视己命为小利,护国之任揽于身,力挽狂澜之事尔。
重义轻利,为今重利而轻义者并无绝对的正误与否,但可知其好或是不好,合适抑或是不合适,为可择其一而为之,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英雄,故不可强求而为之,为己所能为方可无忧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