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贫乐道 [复制链接]

1#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这句话是孔子赞扬颜回不争名逐利的崇高品德,同时也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安平乐道的君子形象,我们都知道颜回是孔子比较喜欢的一个学生,但我认为贤能的人还应该为社会有所作为才算真正的贤能。再者说贤能的人都像颜回这样安平乐道,那么贤能还拿来干嘛?他既不教化别人,又不能自己生产。只能消费,只注重自身提高,不去改善社会。那么一个满腹经论学富五车却对社会毫无贡献,这样的人高尚么?还有价值么?

分享 转发
TOP
2#

按照您的观点,贤能的人必须对社会是有用的,这一点我很赞同,但是,是不是颜回这样的人对社会就是没用的?我认为颜回这样的人不但不是对社会没用的人,而是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主要在于他的思想和行为。

  一、虑心好学,勤于发问。颜子首先以好学著称于世。一次,鲁哀公在向孔子问“弟子孰为好学”时,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季康子问孔子时,亦作如是答,而未说及别人。可见在孔子心目中,颜子就是好学的代表。孔子曾高兴地对别人说:“语之不惰者,其回也与。”说他经常向老师提出问题,听老师讲道理时,一直精神贯注,始终不懈怠。“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他终日听老师教导,虚心听取,从不违拗,以致老师怀疑他愚。但又经认真观察,否定了自己的看法。颜子为了认真学习,总爱向老师提出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又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追出个究竟。例如他向孔子问“仁”,孔子向他回答了“克己复礼为仁”以及“克己复礼”后达到“归仁”的目的,使颜回懂得了“仁”的根本道理。但他还不算满足,还希望老师对此作进一步解释。等到孔子对此问题进一步解释后,才表示自己已经听懂,并且要依照这些说法去干。颜子为了学得更多的东西,除经常向老师发问外,还依照孔子所说“不耻下问”的精神向比自己水平低的人发问。南北朝殷芸记一个故事:颜回在泗水洗澡,看见一只五色鸟,便向子路问鸟的名子,子路答“荣之鸟”。过了两天,又见到此类的鸟,又问子路。子路回答“同之鸟”。颜回问为什么一种鸟两种名字。子路向他解释:“譬如丝绢,煮之则为帛,染之则为皂。”一件事情可能有两种说法。可见他虚心好学。曾子曾说有一种人“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历来的注释家都认为此处的“吾友”系指颜回。曾子是诸弟子中水平较高的一人,他对颜回作如此高的评价,代表了诸弟子对颜子的看法。可知虚心好学,勤于发问是人们公认颜子的一大长处。
        二、聪慧明敏,善于动脑。颜子努力学习,能以将孔子的学说融汇贯通的原因,是他在学习时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结果。子贡本是孔门一个聪明伶俐的弟子,有一天,孔子叫他与颜回作个比较,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很有自知之明的子贡向老师回答:“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孔子认为这个比喻十分贴切,马上同意了他的看法。并且对他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说自己和子贡都不如颜回聪明和肯于动脑,对颜回夸奖到了极点。几百年后,桓谭《新论》中仍记:“昔颜渊有高妙次于圣之才,闻一知十。”有人对孔门弟子的一些特点进行过概括,说起颜回时,是“亡忽古今,颜回侍。”说明颜回对古今历史熟悉,有着渊博的知识。古籍中曾记载过颜回善于动脑的故事。如《绎史》记孔子使子贡外出,一直未归,令弟子们占卜一下,是否近期回来。结论是一个鼎。弟子们都说鼎无足,不能回来。唯独颜子掩口而笑,说:“无足是指不能从陆上回来,难道不能从水上回来吗?”果然第二天子贡乘船来到。占卜本来是迷信,不足凭信,但此故事却在于说明颜子不是囿于旧说,而能开辟新思路。正如《艺文类聚》卷七五《方术》引晋庚《蓍龟论》中说:“神明之道,则大贤之暗室,蓍龟之用,岂非颜子之龙烛耶。”说颜子聪慧明敏足以窥神明之道。《荀子》、《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及《庄子》、《吕览》中均记鲁定公向颜子夸赞“东野毕善御”的故事。别人极力称赞东野毕御马之能,而颜回却说“善则善矣。虽然,将必佚”,说了些泄气的话。尽管鲁定公当时不太高兴,但三天后东野毕的马果然死了。当人们向他问起原因时,颜子说出了一番道理,指出了东野毕御马时穷尽马力,使马受损,他能够很敏锐地看出一个物极必反的道理。《孔子家语·颜回》又记孔子在卫国时, 一天早上听到附近有哭声,向颜回问起时,颜回说:“听此哭声,这家不但死了人,而且还有生离之苦。”孔子叫他说出原因,他举出鸟的例子来形象说明。果然这家“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与之长诀。”既有死别,又有生离。孔子为他能动脑筋作出正确判断而高兴。一本古籍中记载有一次颜子随孔子出行时,孔子问弟子谁能拿下一个行路妇人的鹊牙栉。别人都束手无策,颜回却用一番巧妙的语言把栉借至手。两人的一番对话,正是比赛智慧,致使孔子对两人一再赞扬。这虽然是千年后唐人杜撰的一个故事,但却可以说明千年后人们仍把颜回当作聪明智慧者的代表。
        三、贫而好学,安贫乐道。颜子素来以条件很差仍刻苦学习著称于当时,显名于后世。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条件十分艰苦,但学习孔子的道德、学问入了迷,竟至“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以致孔子夸赞他“贤哉回也”。孟子把他与禹、稷并列,赞颂颜子上面的一些优点后,说明“孔子贤之”,然后自己又评论:“禹、稷、颜回同道。”他们各以仁德遍布天下,只是方式不同,“易地则皆然。”《孔子家语》记孔子周游列国,陈蔡绝粮,在“从者七日不食”的情况下,颜回、仲由在屋下烧火煮米,子贡见颜回拿起勺来偷吃,马上告诉孔子。孔子半信半疑地向颜回询问,颜回说刚才屋上有块灰尘掉到饭里,不处理,脏了饭,扔掉又太可惜,自己才把脏物吃掉。此饭可先作祭祀,后来吃用。大家弄清事实真相,对颜回的行为顿消疑团,转而佩服。
        颜回何以能安贫乐道呢?因为他形成了自己一种贫富观。有一次颜回问孔子:“渊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亦且可乎?”孔子回答:“善哉,回也!夫贫而如富,其知足而无欲也;贱如贵,其让而有礼也;无勇而威,其恭敬而不失于人也;终身无患难,其择言而出之也。若回者,其至乎。虽上古圣人,亦如此而已。”说颜回知足无欲,就不致为贫发愁。但这又不是一味地夸奖越穷越好,而是建筑在认真学道,加强修养,“让而有礼”的基础上的。《庄子》中记颜回“知足”,“不以利自累”也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颜子“乐天知命”的故事:“仲尼闲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如而入。问曰:‘若奚独乐?’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接着孔子向他说出当时礼坏乐崩,为国事而忧的事。这个故事说明颜子学得了孔子“乐天知命”的思想,在一些小事上无忧无虑,在治国大事上,与孔子一致,愿做出一番大事业来。甚至他“乐天知命”的思想比孔子还高一筹。至于《庄子》中写他“心斋”、“坐忘”,以达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的程度。那是用道家的主张解释颜回安贫乐道的思想,与此概念显然不同。
  四、修德正身,克己复礼。《论语·先进》记:“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颜回从来被尊为“德行”之首,就因为他道德高尚。他崇高的品德不是天生的,易成的,而是艰苦努力得来的。他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符合仁德的标准。他曾对子贡说:“吾闻诸夫子,身不用礼,而望礼于人;身不用德,而望德于人,乱也。”反对那种放松自己却严格要求别人的人。他主张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曾对子路说过“力猛于德,而得其死者,鲜矣。”有人向孔子问:“颜渊何人也?”孔子回答:“仁人也,丘不如也。”颜渊行仁,不是空文,而是见诸行动。孔子曾说过“仁”这个至高无上的品德,一般人在身上只能存在一两天,而颜回“三月不违仁。”他为什么能达到这种程度呢?因为他的为人能“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一方面行为合乎中道,不过火,也不是不及;另一方面,得到一善,便马上巩固下来,使自己逐渐积善,致成德行之首。《说苑》说孔子称赞颜回有“君子之道四:疆于行己,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持身。”有的书还记下这样孔、颜讲德的故事:“水名盗泉,尼父不漱;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何者,以其名害义也。”朝歌是殷纣王暴虐无道,施行残酷统治的地方,颜回因此名为不仁、不德之处,就不在那里住宿,可见其对仁德的重视程度。孟子的弟子乐正子春年九十,使其孙学于孟子时,告之曰:“昔者圣人之门,颜子以仁,曾子以孝,季路以勇,伯赣以知,各以所闻名于天下,传于后世。女往矣,庶几有具一得矣。”百年之后,人们仍把修德行仁当作颜子的一个特点。
        五、仁政治国,德政宽民。孔子曾对颜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是说用的时候就干,不用的时候就藏起来的这种本事,只有孔子和颜子有。孔子许多治国主张未得施行,只得“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暂时采用办教育和编书的办法来传授主张,希望日后实现其治国理想。颜子也是这样,他更没有遇到治国的条件,但却也有一套治国的理想。他曾说过:“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把自己比作舜、禹,表示自己有治国、安民之志。孔子周游列国时,将要走到楚国,楚昭王闻孔子贤,欲将书社之地七百里封给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居然把颜回说作辅相之才,可见其名声之大。上引鲁定公向颜回请教东野毕善御事,不仅说明颜回肯于动脑筋,深入考虑问题,更体现出他的仁德思想。他通过议论马来议论政治,说当年“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然后说到东野毕使马不依仁德,必然将马累坏,最后用“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之说,得出了治国必行仁德的结论。《韩诗外传》的作者,曾用孔、颜游于景山之上的一番对话,令颜回道出自己的治国的蓝图:
        “愿得小国而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内相应。列国诸侯莫不从义响风。壮者趋而进,老者扶而至。教行乎百姓,德行乎四蛮,莫不释兵辅辏乎四门。天下威获永宁,喧飞蠕动,各乐其性。进贤使能,各任其事。于是君绥于上,臣和于下,垂拱无为,动作中道,从容得体,言仁义者赏,言战斗者死……。”
        这一番类似孔子“大道之行”的政治蓝图,深受孔子赞赏。孔子把这番治世主张赞誉为“圣士哉!大人出,小人匿。圣者起,贤者伏。”
        同书另处记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于戎山之上的一番对话中,又记下他一番治国的理想:“愿得明王圣主为之相,使城郭不治,沟池不凿,阴阳和调,家给人足,铸库兵以为农器。”这番治国主张说出后,孔子更加赞赏,并开玩笑说:一旦这个理想能得以实现,自己愿当颜回的下属。颜子以仁德为基本内容的治国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这种宽民力,薄赋敛,倡教化的治国方案,与当时各国横征暴敛、扰民害民、相互杀伐的统治者相比,显然是进步的,在日后的历史上也有其积极作用。
        六、尊师重道,师生情深。作为孔子最得意弟子的颜回,对孔子的道德、学问推崇备至。他曾把孔子的学问说作“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这番对孔子的赞颂,可谓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充分体现出颜子对老师的无限敬佩和深厚感情。颜回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从来对老师十分敬重,跟随老师形影不离。孔子设教于杏坛,他跟随学习;少正卯在鲁国讲学,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时,“唯颜渊不去。”周游列国时,一直跟随。在陈蔡绝粮的最困难时期,许多弟子经不起困难的考验,对孔子之道不能推行表示怀疑,或牢骚不满。当孔子问到颜回时,他却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他认为孔子之道不见用的原因是各国国君水平太低。他对孔子的主张充满了信心。周游列国之初,他们师生被匡人包围脱险后,孔子见到颜回说:“吾以汝为死矣。”回曰:“子在,回何敢死。”他跟随孔子甚至达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辨亦辨也,夫子驰亦驰也。”这便是后人所说的“亦步亦趋”。古籍中曾记载许多孔子与颜子及颜子参加的各种师生对话,颜回的发言总比别人高过一筹,因而多次受到孔子的肯定和赞许。孔子夸他“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夸他“闻一知十”,夸他“三月不违仁”,夸他“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不行也。”颜回一旦早死,孔子惊呼:“天丧予!天丧予!”甚至哭到不能克制自己的程度。有人告诉他“‘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恸而谁为。’”司马迁著《史记》前,曾“适鲁”,到曲阜一带实地采访后,得到的资料是:“颜渊死,孔子哭之恸曰:‘吾自有回,门人益亲。’”孔子因为钟爱颜回,以致死了以后不叫他越礼,不主张厚葬。但门人已将他厚葬过,孔子也就默许了。至于颜回死后,其父颜路提出把孔子的车子卖掉给颜回买椁事,孔子没同意。这并不是对颜回不关心。因为按照周礼,孔子这样身份的人出门应该有车。如果卖掉车子,就要违背周礼,孔子更不让自己心爱的弟子死后承担违背周礼的恶名。这种做法正是对颜回的爱护。《吕氏春秋》集百家之大成,曾形象地记述了他们师生的关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七、谨慎交友,讲信修睦。孔子对交友有许多论述,他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还具体说过交什么样的友的主张并有所发挥。作为同道来说,孔子曾把他视作朋友,说“文王得四臣,丘亦得四友焉:自吾得回也,门人益亲,是非胥附耶?”颜回与孔门其他弟子均和睦友善,相互尊重。周游列国的困难时期,他和子路、子贡等观点不同,但仍相互尊重。子夏曾向孔子问及颜回为人如何?孔子回答“回之信贤于某。”称赞他对朋友讲究信用比自己还强。为了正确处理对朋友的关系,颜回曾就此问题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交朋友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时间长了,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德来。这一教导,颜回铭记在心。有个叔孙武叔,常对别人评头论足,颜回不同意他的做法,引用孔子的话说:“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他不主张乱说别人的坏话,而要多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是对己和对人的正确态度。有一次,孔子见客,客去,颜渊问:“客仁也?”孔子说不知道。颜回分析道:“苟有温良在其中,则眉睫著之矣;疵瑕在中,则眉不慝也。”《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凭自己的洞察力认清了这是个好人。在交友时,颜回从来持仁义信实的态度。古籍有一处记子路、子贡、颜回三人说起对待朋友的态度时,子路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己耳。”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夫子曰:“由之所言,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对颜回的主张给予高度的评价。一个人能对自己不善的人也以善待之,要有多么大的气度?只有颜回能办到。当然,这不是指敌国、敌人,而是朋友在处世中,一般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怨报德者当然不好,但象颜回这样主张以德报怨者,这样做,自然会更好地团结与帮助朋友,协调矛盾,消弭争端,最后达到团结的目的。
        八、文明礼貌,修身自省。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是举止文明,很懂礼貌又严于律己的一人。他在平时跟随孔子时,总是彬彬有礼,循规蹈矩。当他向孔子问仁,得到“克己复礼”的答复及“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回答后,心领神会,声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果然,他的视、听、言、动都依礼而为,不合礼的事情一定不做。儒家强调“慎独”,就是在一人独处,无人知道时,也要自觉地依礼办事。颜回就能做到这一点。甚至还能做到“浴后不改容”。颜回死后,孔子怀念他有“不迁怒,不贰过”之性。《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集解》引何晏注:“凡人性情,喜怒违理。颜回任道,怒不过分。迁者移也,怒当其理,不易移也。”在大怒之后,犹能控制住自己的性情,很不容易,能够做到这样,平时更能控制喜怒哀乐,依礼行事了。《晏子春秋》记齐景公向晏子请教治国称霸的道理时,晏子回答孔子身为圣人,有许多地方是弟子们帮助的结果:“德不盛,行不厚,则颜回、骞、雍侍”,把颜回等人比作盛德厚行之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左传》成公十年:“厚为之礼而归之。所谓厚行,即循礼之行。”颜回曾向孔子问君子,孔子曰:“爱近仁,度近智。为己不重,为人不轻,君子也夫。”又曾问修身,孔子回答:“恭敬忠言而己矣!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又曾问“成人”,孔子回答:“达于情性之理,通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原,若此可谓成人矣。”对孔子句句信服的颜回,正是按照孔子所说“君子”、“成人”的修身标准来做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